【白蒲老街】相见不如怀念
标签:
旅游古镇老街摄影新年 |
白蒲,很美的名字。
听名字就觉得应该是长着很多蒲草的地方。
于是带着美好的向往,来到了白蒲镇。
白蒲,也是一个历史老镇,据记载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
因为邻近的湖里长满盛开白花的蒲草,所以镇子就叫做白蒲。
这个冬天的午后,驱车来到白蒲。
【法宝禅寺】
法宝禅寺,原名圣教寺,位于江苏如皋市白蒲镇,始建于唐太和四年(西元八三○年),后不幸遭火。
到宋至和元年(一○五四年)在原址重建,被列为维扬叶林之一。
相传奠基时从地下掘得白龟一只,献于朝廷,皇帝赐名“法宝禅寺”。
大年初一,前来烧香的人很多,香火很旺。
听说历史上不少名人都与此寺庙有渊源。
比如岳飞,文天祥,诗人杜牧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被罢官后住在白蒲,也是这里的常客。
法宝禅寺原址在在白蒲镇南,今江苏省如皋市白蒲中学校园内。
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沧桑,至一九四九年解放时只剩下了大雄宝殿和藏经楼。
一九九八年八月,古老的殿宇从蒲中迁至镇西北开发区公路东侧。
寺庙是个景点哦。还收门票8元哦。
没有进入寺庙内,寺庙都建的差不多。外观看看挺大气,精致。
【白蒲鱼圆】
如皋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非高山高寒地带的长寿福地,
目前全市14 5万人口中,百岁以上老人有250多位,每百万人口中长寿比例全世界第一。
白蒲是如皋第二大镇,全镇人口总数不超过8.5万人,百岁以上老人却有23人,90岁以上的老人更有将近1000多人,被誉为华夏长寿第一镇。
白蒲镇被誉为长寿之乡,蟹黄鱼圆也被誉为长寿食品。
而且据说这鱼圆是明末才子冒辟疆的爱妻董小宛创作的佳肴美点。
蟹黄鱼圆叫“蟹包鱼腐”,是白蒲人待客的必备菜,
上桌时用一蓝青花瓷碗,洒一些青白相间的葱花,
点几滴喷香的小磨麻油,圆润,柔嫩的鱼圆飘浮其间,色香味形一应俱全,让人忍不住筷子先行。
大年初一,很多鱼圆长都休假了,没办法了解其生产过程,很是遗憾。
【白蒲茶干】
听说当年乾隆爷坐着龙穿下江南,沿着运河到了白蒲镇。
喝点小酒,吃点小菜,饭毕,大笔一挥:白蒲茶干,只此一家。
可见这历史有多久。
据清朝道光年间的《白蒲镇志》记载,
一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
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
每日清晨,人们都喜欢坐茶馆,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故取名茶干。
现在市场上到处都在叫喊”正宗的白蒲茶干“,正宗不正宗,谁也说不清了,
到底哪家才是乾隆爷当年吃的。
【白蒲黄酒】
白蒲黄酒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素有“液体面包”的美名,有“南绍兴、北白蒲”之称。
白蒲黄酒采用纯稻米酿造,工艺独特,富有二十几种人体内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纯正,酒厂大门紧闭,休假中。
【白蒲老街】
白蒲老街上很多房子已经拆除,都翻新了。
很多留下的破旧的老宅也急需修缮。
这是当时很繁华的市大街,大街过去的样子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葆春堂,像是以前的药铺,如今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板,看不到任何古风。
春节期间,休假中,不然或许我们在这里找个向导。
巷子深深深几许。
没有找到秀才巷,史家巷,
这里的老街急需修缮,否则在不久的将来,将全部变成废墟。
这次白蒲的发现之旅,有些遗憾,有些失望,或许相见不如怀念。
老宅没找到,找到了白蒲镇浓浓的年味。
看大街上热闹的气氛。
整个桥面全部被占据,车子都无法通行,只得停在桥上。
专业吹牛朝我看,瞧我怎么忽悠。
大街上浓浓的年味
回望大运河,对这个老镇的影响是深远的。
野渡无人舟自横。
白蒲,再见。相见不如怀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