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电视里的音乐节目大多无法欣赏,我女儿喜欢看“好声音”我就跟着看了,有的歌还可以,但是总体上我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我更多的喜欢古典音乐,比如18世纪和19世纪的中外民歌。
西方民歌里,比如我喜欢“美姬,当你和我年轻的时候”(When You and I were
young,Maggie)——这是我年轻时就喜欢的歌曲。还有些德国民歌我很喜欢,但是在网上多半搜不到,所以只是在一个网站上听听,那个网站的歌只有旋律和歌词的文字。
中国民歌里我喜欢听信天游,也许是我在陕西长大的缘故吧。少数民族的歌曲也好听,记得我在张家界旅游时,听到动人的山歌,是个走在我后面的小男孩唱的。我让他再唱一遍,他说好的,不过是为了学费,唱完后我给他小费,小男孩拿上钱一溜烟不见了。——那首歌我一共听了两遍,接着我立即小声的模仿唱了一遍,因为我年轻时,我喜欢的歌曲一般两遍我就会牢牢地记住美丽的旋律。
我家的三本“外国歌曲”在书架上已经泛黄,是人们音乐出版社出的,第一集后面印的定价是0.37元,第二集是0.56元,第三季0.68元——现在看看感觉好笑,便宜而且每本涨价一毛钱。但是又想起1980年我去西安的集邮黑市时,有个邮票贩子对我说“额现在是锅都解不开,等米下饭呀!”
现在舞台上的音乐舞蹈给我一种抽筋的感觉,总感觉这帮艺人哪根筋不对。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闭幕式的舞蹈在国外演的,那些穿着中式小肚兜的美女很快的频率扭着蹦着,跟谁抢时间呀。春节晚会上的民族舞蹈那个频率也太快,原因是每个节目有时限的,几分钟要跳出几十个动作。这是个急躁的时代,而且不是台下人多就是台上人多。
我只能欣赏晚上大妈们的街舞了,晚上我遛狗时,路过一两个跳舞点,感觉她们跳的挺有趣。不过我最近听到伴舞的曲子是什么“高富帅”——歌曲内容无非是:人人都爱高富帅,但是你要爱我才行高富帅,否则我就不要你,高富帅!”,——大妈们很幽默哦,从红歌到现实民谣,快乐切换!
今年我听到唯一让我动心的歌曲,是在夜里11点听到的,是西班牙男高音荷西.卡雷拉斯,他唱的真好。后来我在网上找他的歌也没找到,估计要去买唱片。——反正我在电视上是没多少收获了。
最后想到的是:现在舞台设计和费用都搞节俭,这样不错,看看那帮演员个个住豪宅,不少变成亿万富翁,都是粉丝养的,可是普通人不能长期养他们。我们真正享受到好音乐了吗?
插图:植物秋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