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退休后才学画画,上图为她学画第3年的画作)
(此博文写于2月)
每年到西安过春节,想抽空搞个同学聚会或战友聚会,却往往没有心思搞,因为有家务和日常的杂事不便外出过久。父母年过80,本来就离不开照料的人,平时有保姆或哥嫂,现在我来了就应该多干点。好在过完年小保姆又会来。
我最不舒服的是我80岁的母亲看不惯我干的家务活,她说勉强能给我打60分。问题的关键是她看不惯就生气,就批评我,在父母家里天天挨批已经持续几十年了。我做到了基本聆听,基本照办的程度。
母亲认为:我干不好家务主要是缺乏爱心,或是责任心。其次,干活不求精求好的人都是不自爱,那也就是不配做人了---。这种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似乎都是真理。
我认为,真理是存在的,但是让人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社会上和家庭生活中常有这么一种法则:就是必须接受真理,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好吧,我就执行。发现社会和家庭里通常是:让会干活的高手当指挥,去指挥干不好的人们去完善,然后加以批评管理。
我妈是干家务活的高手、是家务的艺术家。而从我年轻时候起,只要我在家,我常会作饭,接受点评。高手只是来客人时才亮一手。
我父亲是个酱油瓶和醋瓶分不清的人,家务一点不能做。我从遗传上说,很像我父亲,而我妹妹像我妈妈。我动手能力不行,粗心大意、笨手笨脚;我妹细心体贴人。
现在我妹在国外,过节只有我来顶替保姆。
我母亲力图把我改造成像她一样优秀的人,或者基本她能看的上的人。但是在家务方面,她对我很失望。
我说,我努力了,比如:我自己家里早上我和LG只吃一种咸菜,还有牛奶鸡蛋;而在父母家,一次我准备了3-4种咸菜(还有牛奶鸡蛋),其中有一盘是糖蒜。吃饭时母亲发火了,她说我没有把糖蒜一瓣一瓣地剥皮,我说每人自己剥不是很原生态吗?她就在饭后对我开导了10分钟——又是提升到爱心的高度。
我劝她放弃改造人的努力,她喜欢改造她的LG和我。因为这种改造好象效果不大,还惹她生气。我发现她只有在和我二哥一起时,才彻底放松心情和愉快,而我哥哥不会做饭的,也从来没学过。
我母亲其实是个才女,她在医疗岗位上时,就是专家类型。退休后画了3年画,我认为她的艺术性很强,可是就是因为后来新房子要搞装修,她要参观指点,这样3个月后,她放弃了绘画。
中国妇女中有大的才干的人很多,可是中国的名家中妇女很少。为何呢?她们更多地献身于家务。什么忙于每天包3个小时的饺子等。
母亲认为:玩博客费时间,也没有多少人看,有人表扬也没有用。不如好好学家务、干家务。我呢?
我从12岁开始干家务,文革停课闲着,但是年纪小家务干着干着就没趣了,到15岁我参军了。其实那也是一种解脱。因为我不能长期从事我干不好而又挨批的活。我走后就由我妹妹做饭了,她做了几年饭和家务后,也产生了厌倦。
我结婚后,我家里主要是由老公做饭,后来LG工作忙,我就做饭,----后来我听女儿给她同学抱怨:说是老妈有时不想做饭就给她下方便面。现在女儿大了,我从来不想她是否做饭的事情,小皇帝们愿意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我明白了为何中国的大多数人成年后都不和父母住,除了职业和工作,还有自身自由发展的问题。这么写有点不孝顺的感觉。我原来在一个单位的四百个家庭里,只有两三个家庭的夫妇是和父母同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