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间万象(转贴) |

作者:徐海鸿
江西抚州位于江西东部,距离省会南昌有100公里的路程,我们从黄山庐山下来,就一路奔了抚州。那里不仅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更因为我们可爱的战友,东华理工大学郭冰老师的"官邸"就坐落在那个清秀的小城。蒙郭冰再三盛邀,你说,我们有理由不去吗?
到郭冰府上已经是晚上了,一进门,那户型宽敞,装修别致的大房子就让人耳目一新,150平方米仅售16万元,大城市的弟兄们,真的不是忽悠,千万别惊讶地噎着了。一天工作归来,回到这个赏心悦目的家中,没有那个房奴的感觉,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要多惬意有多惬意。郭冰家接风饭是当地的土鸭子,她说是老公的手艺,那个香嫩可口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不是几个词能说清的。郭冰既热情又细心,铺好了休息的床,烧好了洗澡的水,还安排了两天的日程,洗漱完毕躺在松软的床上,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
我们说小城故事多,是说在古时称为临川,现在成为地级市,总面积18816平方公里,辖11个县区,有400万人口,被称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这个神奇的土地上,曾诞生过晏殊、晏几道、王安石、陆九渊、汤显祖等名人巨匠,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演绎的故事,唐初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就发出“光照临川之笔”的由衷赞叹。在肃穆的王安石纪念馆,图表和实物向人们概述了北宋时期大文学家大政治家的胸怀和艰难生平;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声名显赫,汤氏文化中心由“四梦村”“度假村”“娱乐村”组成,大气磅礴的石壁长廊和展览大厅,图文并茂镌刻着著名的“临川四梦”,曾学过的《牡丹亭》中“天下女子有情,宁有杜丽娘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世而后死”,还有紫钗梦南柯一梦邯郸记,等等,都在这里找到了原始出处,找到了权威诠释。
正是由于这个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自然和人文景观荟萃的江南小城得天独厚,不仅赢得了苏东坡等文人墨客的青睐,还让一个世纪前乜斜着政治眼光的法国传教士们,把他们策划奴役和改造中国的基地也选择到了这里,1908年,按照巴黎圣母院原型建造的中国第三大的天主教堂,在小城的东郊矗立起来,使这里成了当时中国除上海广州之外,天主教徒云集的地方。教堂为西洋歌特式十字型,外型以尖顶、园拱、尖拱为合成要素,并用青砖红石白麻石镶嵌而成,综观整个教堂,风格典雅,雄伟壮观具有超脱气势。一个世纪过去了,岁月没有磨逝它的风采,站在教堂里,感受教堂的华丽建筑和宗教内涵,真有一种经过洗礼的庄严,有一种精神升华的感觉。
小城故事多,小城新事也不少。抚州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赏心悦目,被列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40多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有3个,南城麻姑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洞天福地”之称。抚州东有鹰厦铁路,北有浙赣铁路,西有向乐铁路,京九铁路省内贯通,320和206国道穿城而过,给勤劳的小城人民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郭冰工作的东华理工大学分四个大院子,两万多莘莘学子给小城带来青春活力,市政府能把市里的大公园圈划给大学使用和管理,可见在大学工作是多么体面。郭冰走路上班,下班回家弹弹钢琴,看看书和电脑,家前有小菜场,院后有大超市,穿城而过的抚河浩浩荡荡,河边漫步是假日不错的选择。她广学博览,却不愿担任职务,不当班主任却得到学生的拥戴,这就是郭冰。郭冰说,见到战友就像见到姐妹。我能理解,战友里就她一人生活在小城,无怪乎她为人真诚直爽的秉性,在见到战友时流露得那么自然天成。顺便说说郭冰的老公,此公亦是行武出身,名牌大学毕业,现任医院书记,烧得一手好菜,两人素质门当户对,情趣相得益彰,生活美满幸福自不必多言表。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城市不在大小,自我感觉舒适满足就好。
好了好了,给江西抚州说了这么多好话,也不知抚州的父母官有没有请我们吃饭的打算,给点广告费或者报销点路费也行。不过且慢,抚州的公共卫生治理得还不太到位,须知这可不是郭冰两口子努力的范围。怎么样,尊敬的抚州市政老爷们,抓紧建设啦,过几年我们还是要去的哦。
注:此文于06年9月发表于<青春岁月-323的BLOG>
(注:去婺源的路上,果冰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