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的夜市

(2011-07-03 01:13:06)
标签:

文化

分类: 娱乐的生活

http://s11/middle/4870114cga719a474b74a&690

http://s12/middle/4870114cga719a4b1ce7b&690

http://s2/middle/4870114cga719a537e3b1&690

 

PHOTO|WITCH

 

对于平民文化,我一直有种热爱。我喜欢逛地摊,喜欢吃大排档。

 

逛地摊的前提是不要在地摊上买奢侈品,我说的当然是假的那种,这就好像浓妆艳抹的村姑,你根本没有喜欢她的理由。夜市就该买买小百货,手工艺品,一把扇子,一个小刷子,一个小和尚泥塑什么的。同理的,大排档里可以吃吃凉粉和烧烤,海鲜就算了,海鲜还是要上酒楼啖,因为大排档的命脉是卫生,卫生的大排档才能保命,你和它的命。可是防不胜防啊,像我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几天前在武汉吃排挡吃到半夜急诊挂点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所以,夏天就不要吃什么排挡了。秋冬再说吧。

 

而在我现在生活的城市上海,一个被称为魔都的地方。在我观察里,这是一个不欢迎平民文化的地方。纵然这里生活着许多的平民。一年一年,陈丹燕书里写的华亭路拆了,滨崎步逛过的襄阳市场拆了,刘嘉玲夜宵的吴江路拆了,喂养了许多来上海公干的北京以及港台艺人的寿宁路也岌岌可危,一直说要拆,目前还没有,不知还能保几年,希望多几个钉子户,钉牢伊。拆拆拆,非常伤感。

 

我爱台北。那是一个被上海人称为“台巴子”的人修建和居住的城市,是几十年前没有太多钱逃亡欧美香港的上海人,逃去的“乡下地方”。现在的台北当然不乡下,也是国际大都市。但去过数次台北的我,总觉得,即使自由行马上开了,它未必能入得许多上海人的法眼。因为——台北和上海比,还是有着身高这类外在的致命差距。台北高楼少,建设陈旧,没有上海城里前卫奇怪的设计,望不到边的楼海,没有那份气派。

 

但是,我爱台北。方方面面,细节微处。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台北的夜市。那是一个充满热情的所在。想想吧,能够熬夜摆摊和夜晚不睡觉满街跑吃吃喝喝买卖玩玩乱消费的,可不都是年轻人。老的也有,多是乞丐。台北夜市多,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还有原创性产品,各区夜市也有区别上的特色。夜市里最迷人的,是年轻男女拖手走在路上,不那么明亮的灯光最完美地打上去,这里是爱的天堂,是不上映的电影。好美。

 

说起来,中国内地的许多城市也有夜市。我读大学的武汉,江汉路夜市是多年风景,壮观堪比旺角女人街。长沙南门口的宵夜也是夜市。前段时间出差还去了合肥的夜市,成规模,不喧嚣,很消遣,有几分在台北夜市的赶脚。

 

回到上海来说。上海也不是一个没有夜市的城市。我一直在搜寻探访上海的夜市。可是,在我的搜寻下,上海只有不多的几处。最成气候的是西宫的夜市。最潮流的是来福士周边的。经常夜车路过看到仙霞路一带也有夜市,但没下车逛过,不乱讲了。听说彭浦新村那边也有,但我从来没去过,望得到大家补充。

 

我就说说我熟的来福士和西宫的夜市。来福士的是游击夜市。不知什么时候形成的,起也一阵风,消失也一阵风,好像海市蜃楼。因为这地段平时是年轻潮人的聚集地,自然夜市也都是潮流小玩意为主。很多人要说了,那些鸡零狗碎的地摊货在七浦路都有。是的,我觉得这些摊贩也都是从什么批发市场批发来的,但是,批发市场的更新速度远比奢侈品大牌快呢,每天去都有新鲜的,多有趣。六年前我曾在那里买到过一只仿真老虎,知道它的朋友可以举一下手。超值的啊,真会有惊喜的。但是那里的夜市经常遭遇城管伏击,说它是海市蜃楼,因为我真的眼见着城管来,一转眼它就整齐消失,好像百慕大被卷走的轮船。不知道突然失踪在街巷的什么地方。风声一过,又齐齐出现了。哎,还是那句感叹,这些要将市民文化赶尽杀绝的神秘人啊。

 

西宫的夜市我今天晚上刚去过。那里其实就是一个廉价货物的大本营。质素真不咋滴。西宫,白天是90后的天堂,晚上,是打工仔打工妹的乐土。我是打工仔中特别挑的那种人,对我来说,这里值得投资的商品不多。今天逛了一晚上买了一把扇子,走的时候还送人了。其实也曾对一些看上去不错的袜子动心,但是一想到穿上臭死人,就像喜欢的对象口臭,马上死心。还有一种法拉利的手机和许多假的IPHONE在一起卖,我几乎要买一部法拉利手机了,又怕辐射大得脑癌,就没买。想来想去,我喜欢西宫夜市的原因,应该是喜欢它的热闹。这里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息。而且和谐。我在这里没见过城管。但见过一对小偷一下车就被便衣扭走。这里的管理,让人觉得人不是不聊生,还是会有一条生路。买不起房子穿不上好衣服,日子还能过下去。有一种容纳和希望。好像这不是在上海。但它的确是在上海的。

 

说到底上海还是没有真正的夜市。

 

真正意义上的夜市,是有那样一个地带,一些街区,被光荣地叫作“夜市”,白天虽然不开张,也光明正大地存在,不是到晚上才改梁换柱,偷偷摸摸地上阵。真正意义上的夜市,有一些商贩,他们就生活在这个市集里,他们是夜市人,白天他们准备着晚上的精彩,好像演员敬业地准备着夜间要上演的大戏。真正意义上的夜市,植根在这个城市人的心里,喜欢夜生活的人除了夜店的选择,还有来这里舒展筋骨的习惯。真正意义上的夜市,城市官方宣传机构也不会将它作为曝光脏乱差的典型,而是当为城市一景来骄傲介绍,上得旅游手册,有英文名字,地铁站会响亮地报到它。仿佛台北的士林。走过许多年婚姻的夫妇可以这样回忆:我们年轻恋爱那会,在夜市怎样怎样。夜市录得进偶像剧,也进入这个城市和城市人的历史。

 

有时我是这样解释和安慰自己的,打了鸡血的人不需要当着众人的面休息;上了发条的闹钟好像会响到天荒地老。现在的上海,不需要夜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