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与我
标签:
文化 |
http://s6/middle/4870114cg9b7819e5ef85&690
总是在各种角落捕捉英文译作“将人打晕贩卖到海上”,与酒精鸦片水手并联的那个SHANGHAI,曾经存在过的蛛丝马迹。
曾经住过的绍兴路老房子,天台上反放着一只浴缸,已经锈迹斑斑,MADE IN USA的字母标注着它的来历,那是怎样的生活环境,才会让这样一只后来人都懒得去搬动的笨重浴缸,漂洋过海成为所有者生活的一部分,一小部分。沐浴其间,那香皂又是从哪里舶来的呢。
又比如,不经意闯进一座花园,被砸毁一半脸的石狮子仍然威严,细细鹅暖石铺就了小径,老墙上不朽的英文标记。谁又能告诉我,曾经有怎样的人家,生活在这里?这家的小女儿,是否扎着洋娃娃一样的小辫,上面飞着绸缎蝴蝶结。
黄俊家有一块玻璃质地椭圆形的物体,以外星研究的角度你甚至可以讲它虚夸为魔翡翠,然而它是一枚内里嵌有旧时明星旗袍艳照的玩意儿,问了长辈,说是镇纸。以现在专有名词来说,它叫明星周边。人物已经不认得了。精致与好做功,让它穿越了改朝换代,腥风血雨,抵达21世纪的今天。让你不能不遥想当年。斑斑驳驳的银幕上,丝丝丫丫的留声机里,传达过荼靡一代的红人红星。
还会在当年期刊原文重版的书籍中读到当时文艺记者写的文章,先来一段是对肃杀秋风的描写,风景冷冷一番,才到火热的大人物身上来。半个世纪,那份冰火两重天的反差仍能感受得到。而写文章的人与被写的人,都已经作古了。
李香兰是让我迷醉的旧时人物,从她又知道了还有吴美芳这样的人。战争与政治打碎了一种生活,重建一种体系,仓皇间消失,各地重聚都无力。李香兰的倩影,吴美芳的鹅毛扇。以为历史是很久远的事情么?山口淑子仍健在于日本。但是,阮玲玉的尸骨都不知抛到何处去了。而陈香梅看到翻案后屹立的陈纳德铜像,是有怎样的表情?
历史滚滚去了,有心人会关心,无心人,它只是被规定答案的考题。不会享受,只会皱眉。
我愿知道无限接近真实的历史,因为我知道任何事,最真实只是存在于它发生的那一瞬间,连记忆都不可信,更何况口或手的相传。
更天真的,也会幻想,不知自己对于未来人,会否算得今日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先立下标注: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