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先父忌辰有感
(2023-02-05 12:33:48)
标签:
情感 |
七律·先父忌辰有感
先父仙逝四十年,
女望遗照泪水涟。
爷做纺车留“眼目”,
赋文思念诚可鉴(1)。
一辆纺车今犹在,
长者恩惠驻心间。
高天厚地世泽長,
祖功宗德流芳远。
注释
(1)“赋文思念诚可鉴”
是指女儿晓玲于爷爷去世四十周年写的回忆爷爷的短文,文字虽不长,但表达了她对爷爷的深深思念之情。她在回忆文中这样写道:“四十年前的今天,农历正月初五上午九时许,瘫痪在床多年的我的爷爷不舍地离开了我们,年仅六十八岁。当时由于家境贫寒,从没有进过学堂的爷爷,自小就跟着老爷学做木匠活,每日早出晚归,给乡村邻里做家具、盖房子、打大车……大小木匠活计,无所不能。在方圆十里八乡,人称“雷氏父子”为木匠业界的“全把式”,颇有名气!打造纺棉花车,更是爷爷的拿手绝活。尽管那时我仅有十多岁,正在读书上学,可勤劳的爷爷在他1975年第一次患病住院回来后,还抓住自己生命最后的有限时光,为我打造了一辆纺车,他对妈妈说:‘玲玲若以后考不上学校,这纺车对女娃生活是离不了的,是女孩子必须掌握的一门生存技能;若是能够上学,毕业后有了工作,这辆纺车也算是我给孙女留下的“眼目”吧!’尽管我从学校毕业后参加了工作,这辆纺车我一直都没有学过、用过,一直完好地保存在那里,可每每想起或者看到这辆“崭新”的纺车,我的心情就沉重万分,思绪万千。穿越厚厚的几十年时空,仿佛看见爷爷当时为我打纺车、留“眼目”的辛劳身影。一晃四十年过去了,而今当年的纺车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大生产,高科技新产品,人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样的纺车早已过时,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用场,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古董”“文物”,然而它在我的脑海中却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掉的印迹,时不时地引起我对爷爷的思念,却正如当年长辈们用纺车纺出的棉线,如丝如缕、延绵不绝。今天,是爷爷的忌日,作为后侪,我仰望爷爷那慈祥熟悉的面容,眼含热泪,给爷爷摆上贡品,点上香火、跪地叩头,以表对爷爷的无限思念之情,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受到殷殷的惬意与温馨;一定会期盼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前一篇:七律·看吉有芳《哑姑泉》
后一篇:顺口溜·参观池盐博物馆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