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4)——古城历史人文之“白沙壁画”


标签:
宗教丽江白沙壁画壁画艺术武宗元旅游 |
分类: 西游---游记 |
白沙,在去玉龙雪山的路上,我的计划是上午去白沙镇看壁画,中午直接赶到玉龙雪山。打的到了白沙,才发现真是门可罗雀,整个参观过程就碰到一对游客。
初二天气很阴,整个世界灰灰的,琉璃殿、大宝积宫、金刚殿这群明代建筑非常低调和安静,跟当天的色调也特别搭。在这里我了解了木氏土司的兴衰史和繁荣时期丽江的宗教情况。
http://s9/middle/486e6538g81705d1e7c38&690
壁画,隐藏在阴暗大殿里,残破无比。出于保护的原因,不让拍照,也只能看在眼里留不在心里了,回家找了资料,才真正了解到白沙壁画的美妙所在。
古城,有个让我激动了一下的地方,那是一个小小的画廊,位于古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当地纳西族画家赵钟林的画廊,我无意间走进去,被他画的宗教画像深深吸引,我看得激动不已,想带回一张,却被那价格制止了,我留恋那传神的菩萨眼神和画家细致飘逸的画风,太喜欢了!当时心里的念头就是:如果再来丽江,一定是这个理由!出于礼貌,我没好意思拍照,本想买一本画册带回,可惜画廊里只有一本早期的画册,而且摄影印刷都不敢恭维,完全不能将赵先生画的精妙之处表现出来,只好作罢。回来在网上也仅搜到一张关于心经的观音像,大概是早期的作品,还没能达到传神的境界。
http://s15/middle/486e6538g8173c1c7baae&690
看了白沙壁画,似乎知道了赵先生的画就是脱胎于此。而我,有个期望就是去敦煌和永乐宫。自从07年去了西藏、尼泊尔,就对佛造像画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都博物馆张大千的临摹敦煌的珍藏更是让人心动不已,只是自己不知何时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研究研究。
http://s12/middle/486e6538g8170723948cb&690
资料收藏:
著名的“丽江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它的绘制从明初到清初,先后延续了300多年。明末清初,是丽江壁画繁荣鼎盛时期,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岁月中,丽江经历了十多代土司与流官们的统治。土司与流官中,有开明者,也有昏庸者;有兴盛者,也有衰败者;有信佛者,也有信道者,还有信喇嘛教者。由于统治者的喜好不一,丽江的各种宗教常有此起彼伏的交替发展过程,加上丽江的庙宇香火有时盛有时衰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壁画的兴衰。
在北沙街东面的塔布当村西边,有一块平坝,在此平地上庙宇群落:北有护法堂、大定阁,东有文昌宫,西有琉璃殿、大宝积宫、金刚殿,南有丹美。这里的“琉璃宝殿”的壁画,为丽江壁画中年代最早的,它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原有16幅,因早先保护极差,现仅留残存画面。
http://s9/middle/486e6538g8172c6ed3ea8&690 (金刚殿)
绘制年代最早的是琉璃殿壁画,应早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这是丽江壁画的初兴阶段。
在所有壁画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是这里与琉璃殿相连的大殿——大宝积宫,它建于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比琉璃殿晚一个半世纪还多。其壁画艺术性较高,现存12幅,上面绘有167个形象。因大宝积宫和琉璃殿所保存的壁画是丽江壁画的代表和精华,因此这两座宫殿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壁的《莲花生祖师图》。画面正中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祖师莲花生。画面上,他身着黑衣,头戴七宝冠,头微倾,合掌坐于莲花台上。四周还绘有百工之神,坐、立、舞、骑马、舂米、坐船、打猎、木作、纺织、捕鱼、打铁、砍柴等等,姿态各异,是一幅内容丰富的展示边疆生活风俗的画卷。这种突破宗教题材的局限,采取一定的写实手法,反映出当时纳西族社会的一些生活侧面,这是丽江壁画的第一大特点。
丽江壁画的第二大特点:融合多种宗教文化
丽江壁画,杂糅着佛、道、喇嘛三教的神像。比如大定阁,东壁上画着喇嘛教的欢喜佛怀抱裸体女神,画面世俗气味很浓;而南北两壁却画着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佛像。这与丽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它是滇藏交通要冲,汉藏两种文化影响都很深刻,加上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杂居,佛、道、喇嘛三教均很盛行,因而当地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明代300年间,木氏土司为巩固其统治,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同时借助于汉地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使不同信仰的群众同时皈依于他的庙堂。因此,这些庙堂的壁画即对多种宗教文化兼收并蓄,大胆突破,融汇三教于一体,这是丽江壁画的第二大特点。
丽江壁画的第三大特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丽江壁画是在明初至清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陆续绘制成的,由于形成的时间漫长,工作量浩大,有先有后,前后风格不一,其作者也应当是众多的各民族工匠。相传,白沙的壁画大部分是汉族绘画高手马啸仙的作品。根据《丽江府志略》记载:“马啸仙,江南人,工图画,山水臻神品,花卉人物靡不精妙,识者称为马仙画。西域闻其名,延去数载,后复归丽。”另据漾西万德官(木家院)石碑和有关资料记载,参与壁画绘制的还有藏族画匠古昌、纳西族和氏东巴画匠,以及白族画匠等数批画家。可以说丽江壁画是各族人民传统友谊的结晶,这使壁画在艺术上融汇了中原的传统技法和藏、白、纳西族的绘画风格。这是丽江壁画的第三大特点。
在宋代时,道教受到很高礼遇,道教艺术被视为国艺,许多著名艺术家都乐于从事道教绘画。阎立本、吴道子、周昉、武宗元等一大批著名画家,都是道教绘画的高手,他们留下的作品,皆为国之珍宝。从炎黄时代的“门户画荼,有垒与虎”,至汉像砖,再到吴道子、武宗元的道教壁画,曾经辉煌千百年。时过境迁,随着道教社会地位的衰落,道教艺术也随着下滑。明清以后,就再也没有记载下一位著名的宗教画家了。画家们不再为大众作画,因为宗教画可画,而是在这一时期,朝廷抬举的是印度传来的菩萨,深受儒道思想熏陶的艺术家们,实在不愿意去画那些印度传来的大佛,把宗教绘画之事,让给了民间画师们去做。文人们却孤芳自傲,主张“画乃吾自画”,把笔锋转向山水花鸟。这就是文人画的兴起,在文人画的推动下,中国的山水花鸟画有长足的进步。然而,中国的人物画(也就是宗教画,因宗教画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从此止步不前。
不过也有例外,一些热爱道教绘画的高手,或者说一些酷爱人物画创作的艺术家,离开内地,向边远地区发展,他们的艺术成就,在这些地区得到了展现和延伸。
丽江壁画正是这种展现和延伸。她是唐、宋壁画艺术的直接继承者,是中国壁画艺术的最完美形式,是世界壁画艺术中的珍品。
从道教发展史、宗教艺术史、中国绘画史可得出这样的清晰结论:从明代始,中原内地道教绘画走向衰败,同时明代又是边远地区道教艺术的兴盛期。
丽江壁画的艺术成就,与敦煌壁画、吴道子、武宗元的作品相比,其进步是显著的,又与永乐宫壁画较为接近。但只要细加欣赏、比较,丽江壁画略胜一筹的结论,是不难得出的。如果说,敦煌壁画开创了中国壁画的辉煌始章的话,永乐宫的《朝元仙杖图》便是这始章的升华,她将始章推向高峰;而丽江大宝积的壁画,则完成了中国宗教壁画艺术的宝顶。
由此足以说明:明代以前,中国的宗教绘画,由知识型画家创作并绘制。其后,则多由民间画匠绘制,文人转向花鸟画的创作。故而,著名的宗教壁画,都出在明代以前。其后,多为民间艺术,并无佳作。
明代,中原道教绘画受挫,许多著名画家转向文人画,部分高手受纳西土酋厚礼相聘,来到丽江,故丽江壁画是在中原基础上的拔高,这些壁画高手们,在内地绘制过大量的宗教绘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而其壁画艺术成就的高峰,则在玉龙山下得以抵达。
大宝积宫的壁画上来看,绘制程序是这样的:每幅作品由一高手担任主笔。从总体构图至人物的姿态、色彩基调的确定,皆由此人统筹把握,行话称之为“统稿”。其余画师严格按统稿绘制,关键部位,由主笔亲自完成。作品完成后,主笔从整体出发,对整幅作品进行润色,将不协调的局部调整过来,将走了调的色彩调回统一的基调之中,这幅壁画才告完成。
大宝积宫的壁画,可概括为二大宗教两大风格。二大宗教为:道教、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两大风格是:道教风格与藏传佛教风格。
两大风格中,又以道教风格为主。正壁的《如来佛会图》与两壁的《海会图》、《观世音普门品故事图》三大巨作,都以道教的绘画风格为主。可见全殿的壁画总创,当为中原高手。
藏传佛教风格,虽作品未绘于显要地方,但数量还是不少,西壁的五幅全是。还有北壁的西面第一幅与正壁《如来佛会图》上部的三行藏传佛教神像都是。这些藏传佛教风格的作品,虽受到总创人的调整,但是风格仍是突出的,可见这部分作品的主笔与主要画师来自西藏。漾西村万德宫碑上有“画工古宗古昌”的记载,这个古宗(藏族)人古昌可能是这批作品的主笔。
突破宗教题材的局限,采取一定的写实手法,反映出当时纳西族社会的一些生活侧面,这是丽江壁画的第一大特点。
明代300年间,木氏土司为巩固其统治,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同时借助于汉地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使不同信仰的群众同时皈依于他的庙堂。因此,这些庙堂的壁画即对多种宗教文化兼收并蓄,大胆突破,融汇三教于一体,这是丽江壁画的第二大特点。
丽江壁画在艺术上融汇了中原的传统技法和藏、白、纳西族的绘画风格,是中国壁画艺术的最完美形式,是世界壁画艺术中的珍品。
明代,中原道教绘画受挫,许多著名画家转向文人画,部分高手受纳西土酋厚礼相聘,来到丽江,故丽江壁画是在中原基础上的拔高,这些壁画高手们,在内地绘制过大量的宗教绘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而其壁画艺术成就的高峰,则在玉龙山下得以抵达。
至于纳西族东巴画的风格,在壁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木土司肯定派了东巴画师参加壁画绘制,但由于壁画主题是汉藏佛教文化,所以他们只担任了普通画师角色,只能按主笔规定的路子去画。
从壁画内容而言的宗教中,又以汉传佛教内容为中心。从三大作品看,主神均为汉传佛教中的大佛与菩萨。前边已谈到,至明代以后,道教受挫,转入民间活动。佛教昂首从朝廷到重要庙宇,这主角便由汉传佛教来唱了。
宗教内容处于第二位的是道教。在当时中原的道教虽受到打击,边疆地区波及尚不严重,况且这壁画的总创意者可是道教题材的高手。壁画主神需按木天王要求绘制,其余众神像,便自觉地绘成他所拿手的道教人物了,故从壁画的人物形象看,道教又占显要位置。
http://s1/middle/486e6538g817092aaf840&690
http://s2/middle/486e6538g817093430ec1&690
http://s16/middle/486e6538g73580ec6a5bf&690
http://s15/middle/486e6538g8170943f181e&690
http://s1/middle/486e6538g817094c321c0&690
http://s12/middle/486e6538g8170958d1abb&690
http://s3/middle/486e6538g8170960f4e82&690
http://s8/middle/486e6538g817097f11dd7&690
http://s14/middle/486e6538g8170987d658d&690
http://s2/middle/486e6538g817098f484f1&690
http://s16/middle/486e6538g817099d16daf&690
http://s16/middle/486e6538g81709a5d674f&690
http://s14/middle/486e6538g81709aff91cd&690
http://s14/middle/486e6538g81709b85520d&690
http://s13/middle/486e6538g81709c438b2c&690
http://s7/middle/486e6538g81709dd831f6&690
http://s6/middle/486e6538g81709e8dd3b5&690
http://s12/middle/486e6538g81709efa2feb&690
http://s3/middle/486e6538g81709ff435f2&690
http://s3/middle/486e6538g8170a06130f2&690
http://s2/middle/486e6538g8170a1447801&690
资料来源:http://bbs.sssc.cn/viewthread.php?tid=765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