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挂在墙上的相片翻拍,黄俊群与队友获得世界冠军领奖时的留影

麦建国教练和他的宝贝女儿麦格杰,小姑娘以前在捷克队现在美国队打球球
(光线暗晓晓技术有限,所有相片没拍好)

刻苦训练中的湖北顶级小队员们
这是麦教练喊来给我做陪练的优秀小队员,今年才9岁,球打得好,心里素质相
当好而且非常的可爱,晓晓真心希望有一天他成为国家队的王浩。
提起湖北乒乓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奥运冠军陈静、乔红。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球迷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偶像——麦建国和黄俊群,对于这两个名字,老资格球迷一定不会陌生。丈夫麦建国,曾是湖北少年乒乓球赛冠军;亚洲少年赛第五名,原国家青年队主力队员之一,他不只是球打得好,英俊帅气,更是为人真诚,对家庭的那份责任和对乒乓球事业的执着热爱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晓晓。
妻子黄俊群,曾获1981年世乒赛混双冠军、女双第三名。他们的女儿麦格杰也投身乒乓,并多次进入国家集训队。一家三口两代人都打乒乓球,这在湖北乃至全国乒乓球界都很少见。
退役后,麦建国和黄俊群均从事教练工作,而且夫妻两人同在一个训练馆,黄俊群是湖北省乒乓球学校的启蒙教练,而麦建国是湖北省乒乓球队的高级教练.
上世纪70年代,在汉口滑坡路小学读书的麦建国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入学校乒乓球队。回忆这段和乒乓球结缘的经历,麦建国笑着说道:“我们当时没有什么玩的,正好有乒乓球校队成立,我就抱着玩的态度参加了,我非常喜欢打乒乓球,不然也不会终身都从事这个项目了。由于在学校乒乓球打得很好,多次拿到第一名,麦建国还在朋友的帮助下,参加了新华路业余体校乒乓球的训练,随后就在校、区、市里面的乒乓球比赛中屡获前几名,1971年12岁的麦建国就被湖北省乒乓球队少年队召入,走上了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常人看似平常的飞跃,但是对他来说在那段岁月中有着太多的艰辛,据麦建国回忆,家里对自己打乒乓球并不赞成,父亲的态度是中立,而母亲态度很明确,就是反对。原因很简单,母亲总是认为儿子去打乒乓球是贪玩。“相比兄弟们的爱好,我是比较幸运的了,当时家里4个孩子,大哥喜欢踢足球,经常找母亲要钱买球鞋,而家里一个月的收入就15元左右,一双鞋就3元,更别说足球了。家里这么多人要吃饭和生活,大哥踢球的梦想在经济上根本就不允许,所以只能就此打住。”
麦建国所喜欢的乒乓球,在经济上给家里带来的负担较小,进入省队后还拿到了工资。1974年,入选了中国少年队的麦建国还出国日本参加了亚洲少年乒乓球比赛并获得个人第五的好成绩。
黄俊群的家庭环境和麦建国最大的不同是,黄俊群的家人对她非常支持,几乎天天都有家人接送她去省队训练。谈到怎么认识黄俊群的,麦建国笑了笑说:“我们从小就一起打球、训练,我进队时间比她早,我还是大师哥,再说我也拿过湖北省少年组的冠军,在黄俊群的眼里我还是小有名气的。”
麦建国是73年入选国家青年队,黄俊群1973年入选湖北队,1979年入选国家队,两地远隔,怎么会确定的恋爱关系呢?黄俊群去了国家队后,1981年元月,在湖北的麦建国有一次托一个顺道去北京的朋友找黄俊群办事情,带了个话给黄俊群,结果黄俊群写了封信回武汉,里面说答应办这件事。
收到这封信后,队里的朋友就开始嚷嚷了,意思就是22岁的麦建国怎么会收到黄俊群的信呢?一直没有女朋友的麦建国顶不住朋友们的压力,就写了封信给黄俊群,问是不是喜欢自己,结果没有收到答复,这时麦建国为了不影响黄俊群训练,就没再写信。
不久后,黄俊群出国去新西兰参加比赛,回北京后,麦建国横下心再次写了封信给黄俊群,信中写道:“你不回信,是不是我误会了。”没有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黄俊群回信表示:“我不是这个意思。”这样,麦建国和黄俊群就正式通过书信确定了恋爱关系。
麦建国笑着说:“我当时也太傻了,只晓得自己在面子上要过得去,不晓得女孩子在恋爱上面比较害羞、含蓄,有点转不过来。”
麦教练谈起了很多他们之间很多的趣事。
1981年4月,在南斯拉夫的诺维萨德举行的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国乒乓球队囊括全部7个项目的冠军和5个单项亚军及3个项目的3个第3名,创造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55年历史上最新纪录。
第一次囊括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全部冠军,混合双打冠军黄俊群就名列其中,就在黄俊群载誉回汉的时候,作为曾经的队友、师哥,现在又是恋人的麦建国犹豫了,他又高兴又矛盾,以至于不敢去火车站接人。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麦建国认为,“我们现在是恋爱关系,到时候省长等重要领导都会去迎接,那她是先和我说话好还是先和领导说话好呢?”不能让黄俊群为难才是,这样影响不好,因此麦建国就没有亲自去迎接女朋友回到武汉。
谈朋友这个事情是纸包不住火的,省委的领导知道了,都很反对我们谈朋友。直到1981年下半年,由于我们之间非常注意,从来就不粘在一起,后来领导也就同意我们谈朋友了,只是不要影响工作就可以了。后来才知道是黄俊群的教练、前中国乒乓女队主教练张燮林表态说:小胖子(黄俊群)没事,会把谈恋爱和工作处理好的。
晓晓近期见到麦教练是上月底在湖北省体工队,休假离开武汉的最后一个周日,那天麦教练见我就大笑着喊我“上校”!(这个外号是他和我的另一个在榕的湖北大哥浩哥共同取的,我是没当过兵的他们所崇拜的军人妹妹,他们都是我心中永远的娘家大哥!) 他还是那么帅气,简直一个名模,1米八的高个到了这样的年龄居然没有半丝赘肉,他说是长期坚持锻炼的结果,晓晓的到来害得他难得的周末没得休息,专门唤来小弟子们给我做陪练,而他却在一旁精心指导,遗憾的是晓晓没有准备好运动服装,只能玩玩,尽尽兴!中午麦教练和她的宝贝女儿麦格杰专程在武昌请我吃了丰盛的午餐!点了一桌地道的晓晓爱吃的湖北菜,席间我们谈笑风声亲如一家人,麦格杰是个聪明漂亮又可爱的典型武汉女孩,她以前在捷克打乒乓球,刚刚去美国打球不久,她正在努力边打球边学习。而麦教练除了说奥运会上的球赛及打球的要领外,满嘴里最快乐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亲爱的黄教练,只可惜的是黄教练去了日本没见着,而晓晓带回了她辉煌时挂在训练场馆的玉照。
感谢麦教练麦大哥!让我在临近离开武汉的那一瞬间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晓晓今天电话邀请他和夫人世界冠军黄俊群来榕指导我和浩哥等球谜们,他说最近实在太忙了,现在上海参加全国少年选拔赛,还要再等些时间。晓晓只能翘首企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