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于我来说,去一个城市,就是去吃当地的美食,而对于连州最大的代名词就是菜心,因为之前看朋友圈介绍过很多次,这次可以亲自去看,好开心。
12月9日主题为“青山绿水看连州 清甜菜心忆乡愁 ”的2016连州菜心节,于在中国长寿之乡----连州市文化广场举行。我去参加了这场活动,同时还去了一趟最接地气的连州菜心之旅,非常精彩的旅途,下面慢慢介绍给大家。
【温馨提示】
出行前的一天,就被群里的前辈们提醒,要多带衣服,我把去北京穿的大棉袄都带上了,看到了群友们个个如临大战一般还带上了棉鞋和棉被,还在暗地里后悔没有带上更多的衣服,谁知道原来连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所以我们的旅途,很多朋友都是带着一堆衣服来,抱着一堆衣服走。不过晚上有点冷,所以带多一件轻薄的羽绒服足矣。
第一天的旅途,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感受连州离广州的距离,一早8点出发,在大巴上4个小时就来到了这个青山绿水的连州市。这次应该算是乡村旅途,我们主要走了几个地方:包括了连州地下河、连州菜心基地,4A湟川三峡、龙潭度假区等几个景区。
【连州地下河】
珊珊来到连州的第一站,就是来到了连州的地下河。
连州地下河位于历史文化古城连州以北26公里处的东陂镇大洞村境内,是一处巧夺天工的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因为洞口广阔,仿佛一个大嘴巴,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大口岩。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它以其神秘瑰丽的石钟乳及洞穴暗河而驰名中外。洞中有洞、洞中有桥、洞中有河、洞中有瀑布是连州地下河的四大绝景。
这是一条通往人间仙境的密道。连州地下河,上下共分三层,全长1860米,最高处47.8米,最宽处53.6米,可供游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湿度96%-98%,含氧量为21.4%-21.6%,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19%之间。走进地下河,最大的感触就是温度,据说洞内四季气温常年保持在18-22℃左右,冬暖夏凉的气温让人感觉很舒服,走到后面还会有点热呢。
【钟乳石】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
解说员一路给我们讲解关于钟乳石的知识,例如说:哪些是活的钟乳石,哪些是死的钟乳石,活的表面有水流,死的虽然表面很光滑,却很干爽,这样的钟乳石就不会再生长了。
连州石钟乳自古出名,据《连州志》记载,唐代文学家刘禹锡815年复出任连州刺史时在《连州刺史厅壁记》中赞美连州的石钟乳:"山秀而高、灵液漉,故石钟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珠。"历代地方官都把石钟乳作为进贡朝廷的物品。
我们的路程里,大概前半个小时都是在延绵不断的小路里往下走,沿河两岸布满石钟乳、石英、石柱、石花、石幔等,形态万千,有飞象过河、小鸟啄虫、八仙过海、狮子座莲、地下龙宫、海狮迎宾等石景。
而陆地第二层和第三层则有佛光普照、东陂马蹄、关公神像、巴西仙人掌、南天门、连州州汉白玉鹊桥、恐龙化石、孟姜女哭长城、仙人洞、伊甸园等景点,绚丽多彩,令人流连忘返。许多游客在此留下赞美的诗篇,如著名诗人杨应彬题诗:"渊明风骨王维韵,尽人连州一洞天。
这是一个镇洞之宝,一个巨大的石笋,根据解说员的介绍,这里的石笋,大概是每年生长1毫米,那么那么多大块的钟乳石,需要多少年才能形成。大家自己去算算哈,这个镇洞之宝,可谓是见证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了。
听同行的老前辈介绍,连州地下河一带一直是附近大洞村人炎夏避暑和孩童们游戏之所,但谁都不知在洞的深处隐藏着一条长长的地下暗河。据地质学考察,大约两亿年多年前,连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随地壳运动变化,海底上升为陆地。第二个地壳稳定期时,这里发生大规模的崩塌,从而形成如今的洞穴。
游览的下半程,我们是坐在船上舒舒服服的观看一路的美景,还有头顶上我们曾经走过的路,还经过了一排浩浩荡荡的瀑布,这美丽的景色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一样。
走到出口的时候,还有免费的黄精酒喝呢。
【连州地下河洞藏黄精糯米酒】
黄精糯米酒是连州特产,在连州地下河这里的黄精酒更是与众不同,黄精糯米酒酒红褐色,清亮透明,香气浓郁,醇甜爽口。常饮黄精酒,有益脾祛湿,润肺止咳,补肾益精等功效。连州地下河洞藏黄精糯米酒经过天然溶洞窖藏,更是其中的上品,是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洞藏以后的酒味更为醇厚,发酵的酒香混合着黄精的味道扑鼻而来,我也忍不住跟随人流来到品酒台前蹭一口酒香。
不知道是不是在地下河里吸收了过多的负离子,又喝了好多的黄精酒,突然间觉得身轻如燕,全身舒畅得不得了呢。
【腊味宴】
连州腊肉是非常非常出名的,尤其是东陂的腊味,一端上来就闻到那股腊肉诱人醇厚的香味。
用的是肥腩做出来的腊肉,色泽金黄、条形整齐、芬芳醇厚、不过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腻,甘香爽口。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的油败味,听当地人介绍,连州的腊肉其工艺特点在于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风干,不经烘烤或者烟熏,具有腊香浓郁、香嫩爽口、回味悠长的特色。而且在这个季节吃到的腊肉更是非常的新鲜。
这就是好腊肠的标准:色泽光润、瘦肉粒呈自然红色或枣红色;脂肪雪白、条纹均匀、不含杂质;腊衣紧贴、结构紧凑、切面肉质光滑无空洞、无杂质、肥瘦分明、手质感好,腊肠切面香气浓郁,肉香味突出。
而且还吃到了一种很特别的腊肠:香菇肠,吃起来香菇味香浓可口,非常的惹味,整盘腊味里吃得最快的就是这道香菇肠了。
如果来连州,除了著名的菜心以外,腊肉,黄精酒都是不错的选择哦。珊珊买了不少腊肉回家,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切的时候很好下刀,而且不会柴,浓郁的肉味无论是清蒸还是用来炒菜都是很棒的哦。
【菜心基地】
此行乃是为了菜心而来,所以来连州的第二站,我们去到了连州的菜心基地。
【连州菜心】
2014年,连州菜心被确认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州菜心的品质、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连州菜心标准的出台,也推动了农民对于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的认识,现在连州菜心有品牌商标达20多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3个。经过发展,连州菜心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1.8万亩增至如今的10万多亩,市场零售价从2011年的1至2元升至5元及以上,年产值从1亿元飙至10亿元,种植连州菜心已成为连州10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我们对着连州菜心是满心期待的,这里的环境很清新,而且连灌溉用的水都是山泉水,难怪连州的菜心会如此出名。
一路上,珊珊跟着很多小伙伴们采摘菜心,有的小伙伴们还边摘边吃呢。
原来连州菜心可以生吃,因为连州菜心特有的“甜”是其他地方菜心难以比拟的,轻轻咬上一口,一股清甜渗入心肺。
为何连州菜心会有独特的清甜?原来,粤北连州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经霜后的连州菜心为了抵御寒冷,会将淀粉类物质转化成糖类,因此种出来的菜心更清甜、细嫩、爽口、汁多。
连州菜心不仅清甜爽脆,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连州的长寿老人都爱吃连州菜心。由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农产品检测中心做的检测报告显示,连州菜心富含17种氨基酸,还含有鳞、铁、锌、锰、钙、蛋白质、粗纤维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具有通肺开胃、补气养血、疗体弱、旺精神等功效。
回归到田野里,回归到质朴的乡村里,这种感觉真棒!
【瑶王宴】
到了晚上,我们到了龙潭度假区,品尝这里有名的瑶王宴。此时的气温有点冷了,大伙带上的棉衣终于可以出动了。
这是由几位瑶族姑娘抬上来的瑶王宴。龙潭瑶王长寿宴里面一共包含了27种食材,分三层,每层九种食材,
开火以后,锅里的菜开始冒烟了,我闻到了非常非常丰富的味道。
除了表面看到的,底下还有两层美食,有包括青菜,芋头还有马铃薯,腐竹等等。
在场的每一位都是美食家前辈,他们说如果只是会用筷子一块块的挑起上面的食物,再吃底下的美食,但其实这种吃法是错的,因为这样吃出来的味道,吃到的只是食材,而且因为天气冷,上面的食物还不一定够热呢,没有瑶王宴应有的味道,甚至还会感觉到不入味,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要将它反来覆去,尽享各层味美的材料,寄意同心协力和时来运转。大家手持筷子,在盆中不停地翻找,在找的过程里,呈现出情趣盎然的情景,而且越是在盆深处的菜,味道越鲜美。
【篝火晚会】
吃完了瑶王宴,我们就来到广场的篝火晚会玩了,和瑶族的姑娘们跳竹竿舞,我跳得还是很不错的哦。
【湟川三峡】
第二天一觉醒来,才发现原来龙潭度假区这里的景色那么美,在这里直接就可以坐船去游览湟川三峡了,非常方便。
湟川三峡位于连州市连州镇与龙潭镇之间,全长1多公里,分仙女峡、楞伽峡和羊跳峡,两岸茂林修竹、山花烂漫。
游三峡非常的舒服,基本上没有什么体力活,舒舒服服的窝在船上就可以饱览所有的三峡美景。坐在船上,仰而观峡,俯而观滩,心目不暇。
湟川之美,仅历代骚人墨客赞叹不已。清朝知州林华皖说"连峡之珠,瑰异卓绝,历相九州名胜,罕有伦比,惟有巫山巫峡可与同观。"古时连峡,又称湟川三峡,由仙女峡、楞伽峡、羊跳峡三道雄峡峙立。河道险窄,湾急随身,两岸崖壁奇异。
传说,天上的七仙女看见湟川三峡的景色非常美,便相约在七月七这天下来玩。突然,一阵怪风吹来,卷走了六个仙女。最小的仙女在江边一直在哭着找姐姐。仙女峡的江水就是小仙女的泪水。"仙女峡"由此得名。
湟川三峡就像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屹立着眼前一样,让人不仅感叹,大自然真美。
【长寿长桌宴】
12月9日一年一度的百米菜心长桌开始了。一早连州龙潭古村已经是车水马龙。
在一群小姑娘们的载歌载舞以后,长桌宴开始了。
在直径1.5米的巨型铁锅前,村民们堆积了高达5.2米的菜心山。在直径1.5米的巨型铁锅前,村民们堆积了高达5.2米的菜心山。
来自村里的98岁老太太吴彗兴与村里的瑶族姑娘一起挥铲弄勺,为现场的千名游客制作菜心。
那么多的菜心,厨师们密锣紧鼓的找炒着一盘又一盘的菜心。
前面那么多的引子,可能很多朋友们都会很想问我,到底连州菜心有什么特点,从外观看,连州菜心植株60至70厘米,叶片狭长,叶面呈淡绿色,茎秆白色,主薹粗壮,直径2至3厘米,有沟纹。从味觉上看,折一小段连州菜心茎秆放在嘴里轻尝,会有淡淡的甜味,如果是清炒,前面的15厘米处,吃到的都是清甜和鲜嫩的菜味,后15厘米,菜心味道会更加的浓郁,而略带甘味。
短短10分钟,2吨龙潭的高山菜心就被热情高涨的游客大吃一空。
这场以菜心为主题的旅途,让我从视觉,嗅觉去感受连州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生长在如此美景下茁壮成长的菜心是什么样的滋味。
连州菜心,在我心中绝对是最好的菜心的代名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