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2009-08-06 00:40:17)
标签:

珊珊5354

昆明美食

建新园

过桥米线

分类: 各省美食

    我在昆明休息了几天以后,终于等到她了,我最好的朋友。

   她来到昆明,我老公第一时间请她去吃云南最有名的美食:过桥米线。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米线可真的可以说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了,到处都可以看到一家又一家的米线店,而老公这次带我们去的是一家在昆明很有名气的老字号: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建新园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在门口就可以看到那始于1906年的中华名店的牌匾。

   建新园是云南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本土品牌了,获得过很多的荣誉,包括了2003年3月,建新园的“过桥米线”又被云南省烹饪协会评为全省唯一的“云南名小吃”。2006年12月,除了喜获“领袖云南•历史品牌”奖项外,还获得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称号。

     所以来云南,大部分的导游司机都会推荐游客去吃建新园的过桥米线。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这家店的生意可真的是好得不得了,排了好长的队才能拿到吃到。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 8块

我们可以仔细的看到那汤面,看起来是完完全全的风平浪静,一点烟都没冒。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酸浆米线

   过桥米线一般都是用这种酸浆米线的,所用的酸浆米线不易太粗,因为太粗的米线是会影响味道的。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加上专有的配料。

   有时味道越多,不是美味而是没味,所以过桥米线里要放的配料,并不是越多越好的,恰到好处就可以了。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来云南吃米线吃多了,看服务员放过桥米线没什么技巧的,顺序大概就是顺手,按照小碟的摆放顺序一碟一碟的放,最后再放上米线就好了。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我迫不及待的就尝了一口米线,哇,味道好得不得了,条条米线都好像吸收了一股浓郁的鸡汤的味道,而且酸浆米线本身那种顺滑,吃起来简直就是一种完美的结合,实在是太美味了。

    我用勺子舀了一勺汤喝,哇,热死!这汤一点都不冒烟,吃米线不觉得那么烫,可是一喝汤就知道有多烫。

    我唯有耐心的等待,吹冻那勺子里的鸡汤再喝,一入口,那种浓郁的鲜味是很难去形容的,并不像是放味精,因为喝了并不口干,而我平常在外面吃米粉,我都喜欢放一点的辣椒酱,酱油或者是醋来调味,但云南这边吃过桥米线,我可是从来都没有试过在汤里加东西,因为这里汤实在是太鲜美的,加东西反而会破坏这种完美。   

精髓就在于那完美的汤底-建新园过桥米线

     喝完了这汤以后,再吃那鸡肉,反而觉得那鸡肉都没有什么味道了。

    上次从昆明回来以后,我就开始看了很多关于云南美食的资料,要做一碗好的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汤,要做到清,浓,爽,鲜.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这过桥米线的汤底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母鸡,一只老鸭子才可以,而且要熬得够火候,所以这碗鸡汤比鸡本身味道还要鲜美。

 

    不过这顿早餐虽然很美味,但我们并没有时间去回味太多,因为吃完早餐以后,我们就开始“滚水碌脚”甘开始我们这次的自驾游了。

    时间紧迫,废话不说了!

 

相关链接:

明哲保身为上策-佛手瓜滚乌江鱼头汤

我很好,很开心

云南之行(二)-岳母送女婿的手信

准备云南之行(一)-回味昆明美味的米线

做人快乐的真谛是什么?-云南野菜青蛙皮

为什么不能让它们自然的存在-九乡游

有对比才有区别-云南的街市

真亦假时假亦真-滇味牛肉火锅

为爱情保温-一品云南过桥米线

要吃醋才有爱-搭食的住家饭  

跟老公上班的幸福-小锅米线

老窖在手,都是朋友-吃虫子佐美酒  

3!2!1!晕倒!-滇菌王品各式珍菌

最简单,最美味-得胜桥豆花米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