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5354”的美食生活-文章转自南方都市报

标签:
身边的奥运珊珊5354南方都市报情感美食娱乐 |
分类: 智慧人生 |
这位本土网络红人说,她是相亲相得太多,结果吃成了美食家 。
|
日期:[2008年8月29日] |
|
●人物 陈美珊(珊珊5354) 广州人,1980年7月27日出生。200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任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主管,从2005年至今已成功开发上市30多种产品。业余期间钟情美食、照相、写博客,其珊珊5354美食博客点击率已有370多万。现兼任一家网站广州美食专栏写手,2007年出版《吾三吾四的味觉人生》美食菜谱。 最多的时候,陈美珊一周相亲四五次。相过的男子如流星闪过,但没有一个是她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相亲时品尝过的那些美食,唇齿留香,她索性依葫芦画瓢,研制菜式,并搬上互联网,不料竟渐渐走红。她的博客,点击率日以千位数增长,三年间已超370万。 这位闻名于网络的美食家,其实颇具学院派头,她是燕塘乳业研发中心的研发主管,大学学的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 [相亲]吃遍广州酒楼 “80后”,独生女。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父母都没少插手“干预”,婚姻也不例外。 “过了25岁,富哥与肥妈就开始逼婚。”陈美珊称其父为“富哥”,其母为“肥妈”。富哥有9兄弟姐妹,加之肥妈的亲戚,“红娘团”阵容庞大。 没有男朋友时,每个周末,陈美珊几乎都被逼着去相亲。“最厉害的时候,每周见四五个。”那时广州新张的,有名的,老牌的酒楼食肆,几乎都曾晃过她的倩影。“那时说我吃遍广州,谁敢不信。” “有的看上自己,自己不一定看上;有的自己看上,别人不一定能看上(自己)。” 相亲的人走马灯似的换,就是没有她要的那杯茶。但在美食中穿梭久了,加之大学学的就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陈美珊渐渐悟出一套美食心经。后来即便在相亲时,她也会拿着相机拍摄桌上的菜式,回头琢磨研究,再自己动手学做。 [做菜]得益家学渊源 “初时只得个样,好看不好吃,她会虚心请教,后来便做得很好吃了。”富哥最喜欢陈美珊做的“胡椒鸡”,“先用姜葱爆,盏酒,再放几十粒胡椒一起煲。” 富哥与肥妈都精通厨事。富哥曾管理单位饭堂,肥妈则是酒店雕花工。陈美珊除了跟父母学,也经常买些餐谱书看,从中找灵感。 学会做菜后,几乎每个周末,陈美珊都要露一手。一大早就起床买菜,从下午2点开始准备,荤素、营养、样式的搭配都要考虑在内。 “我越做,他们嘴越刁,开始来吃时都一片叫好,吃多了也会指点出不足。”陈美珊据此改良工艺和配方,越做越像美食家。 [拍菜]相机进了油烟 因为朋友鼓动,她开了博客,取名“珊珊5354”。“广义的意思为‘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但另一层意思就是‘包罗万象,什么都有一点’。” 最初,陈美珊将拍的美食图片放上博客,加上旁白及做法,竟招来了一大群粉丝。由此越写越带劲。后来,她从材料的准备,制作过程,到做好上桌等工序,都一一拍摄下来,传进博客。第一台相机就因此进了油烟而报废。 平日里在街头吃小吃,与朋友同事去酒店吃饭,陈美珊都会掏出相机拍摄菜式,晚上在博客里推荐。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她的习惯,以致每次与同事吃饭,都有同事开玩笑,“你不照完相,我们都不敢吃啦!” 博客引来了粉丝。有一次,她趿着拖鞋,穿背心短裤到东川市场买菜。一个美女笑意盈盈地打招呼,“你是不是网上的珊珊啊?”陈美珊当即愣住,“好……好像是吧?”美女马上逼近,“我看你的博客好久了!”陈美珊敷衍几句,便狼狈撤离,“她那么漂亮,我都有点自卑了。” [出书]人气走入现实 “我们公司的领导,都有看我博客的。”陈美珊在燕塘乳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担任研发主管,从2005年起已研发出20多种牛奶。公司同事尊她为“国宝”,不仅仅是因为她职位关键,还因她的博客给公司带来一定知名度。 有媒体的美食专栏请陈美珊担任兼职写手。也有省内酒店主动找到她,免费请她吃饭,希望她帮忙在博客上做宣传。 去年,北京的书商找到陈美珊,邀请她出书。“我当时傻了,第一句就问,‘出书要不要给钱的?我没有钱的!’” 2007年12月8日,陈美珊编著的《吾三吾四的味觉人生》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首发式。 “一个星期后,该书便登上北京畅销书榜第八位。”陈美珊说。 [闪婚]午餐中的缘分 美食之旅风生水起,研发牛奶的本职工作也没有搁下。 陈美珊认为,做美食与做牛奶是共通的。她觉得自己与饮食天生结缘,包括爱情与婚姻。 从2003年进入燕塘企业后,陈美珊大都是以面包当午饭。工作忙,便叫外出吃饭的同事帮忙带回来。其他同事带回的面包不是皱成一团,便是烂烂的,没了原型;只有后来被陈美珊称为“傻佬”的男生,每次带回来的都是完好如初。 “原来,别人是拎,他是以掌托。”大约是从2004年开始,傻佬每天中午11点半便会打来电话问她吃什么,陈美珊固定每天给他4元钱。起初是吃面包,后来面包店关了,便改喝皮蛋粥或瘦肉粥。让她诧异的是,即使在冬天,粥也是热的,还莫名其妙会多出很多叉烧,有时还有鸡腿鸡翅。 “我那时还以为餐馆那么好呢,甚至以为给他4元钱也给多了。”陈美珊哈哈大笑。 公司同事起哄,说傻佬喜欢陈美珊。陈美珊当着很多同事的面,大大咧咧去问,“你喜欢我吗?”傻佬讷讷,“我可没说过哦。” 直至去年12月的一天,傻佬休息,陈美珊只得自己去买饭,找遍燕塘路,也没有发现4元钱一碗的肉粥。她方恍然大悟。 三个月后,两人领了结婚证。 如今,陈美珊在写另一本书,将于10月份出版,书名定为《100道回家的理由》。 采写:本报记者 摄影: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