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倦鸟返乡壹月感念(3)

标签:
转载 |
1/21/2012
从美国到中国,13个小时的航程太过遥远,我在旅途中又难以成眠,飞一次疲惫好几天才缓的过劲儿来,令我每次欲举足返乡时不得不踌躇。否则,值父母高堂耄耋之年,做儿女的不能时常地回去看看是该心怀大歉疚的。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儿我时常地背负着这歉疚,想起来就禁不住双目盈泪、鼻腔发酸,望洋兴叹。06年和08年,我和先生曾邀请父母来美国居住兼旅游数月之久。而我上次回北京是2009年秋末的事了。去年本打算回去一趟,因我的绿卡持有十年后需要更换未能成行。2011年先生去西安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曾匆匆路过北京,也只是去登门拜望了一下他们。这次先生任教的医学院有课,他不得脱身,我只能一个人启程。
追踪过我博客多年的朋友们,大概知道些我的家世。我的生身父母在我幼年时因性格不合离异,后来分别再婚。多年来,两对老人都工作和居住在北京。由于离婚时父亲的坚持,我自小和父亲一起生活,父女之情固然更浓,但也时常去母亲那边的家探访。父亲这边有一哥一弟,母亲那边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两边只得我一个女儿。我的家庭背景有点复杂,但不乏温馨之情,家庭成员互相之间没有多少怨怼,拥有的更多是亲情。不是自吹自擂,我们兄妹姐弟间真的都相处得很融洽。可能是异性相吸吧,听说过有来自离异家庭的女儿们水火不容,可我和两边的老人、弟兄们一直都是相亲相爱的(虽然也有过小摩擦小误会,是凡人都会发生的那种,总的来说我们的关系瑕不掩瑜,无论是利益、亲疏,从不相互计较)。到了我现在的年纪,更加理解男人女人之间的某些错误是说不清黑白是非的,是可以原谅的。有几人逃得过人生的蹉跎与偏差,理解万岁。
看着自己深爱的父母年过一年地苍老,是十分不忍和辛酸的感受。尤其我的父亲郑榕,今岁即将年届88高龄,他的晚年虽然因为在北京人艺舞台和影视银屏上塑造了许多令人过目难忘的角色而倍享到全社会的公允和名誉,就在今年春节前夕还接受了北京电视台的专访,电视上的他仍然声若洪钟、思路清晰,但毕竟岁数不饶人,见到在家里放松下来的他,慈爱的双目掩不住疲乏和些许浊暗,多看一会电视或是交谈过久必须要到他的睡房里独自静养一阵,看上去还是比我上次回来时更显老迈。老爷子的背也因为脊椎变弯而更驼了(曾有观众看到我爸出席活动时常坐在轮椅上,以为他是腿脚有疾,其实不然。他们这代人长身体时恰逢战乱,经常食不果腹,人到中年又不像现在的人们这般熟谙补钙和健康饮食营养的重要性,晚年积劳成疾已难补救复原)。当老父亲深躬着曾经高大挺直的身躯,在不算宽敞的屋子里踢踢踏踏地跻着拖鞋做杂事、走动,我的心里忍不住有紧缩之痛。我的继母年轻到中年也曾是话剧团的女一号、靓丽的大青衣,做了孙子孙女们的奶奶仍是位慈眉善目好看的老太太,如今有眼疾,视力减退许多。虽然她仍笑着对我自嘲道,人老了真是无趣,看看我们老两口,一个驼一个瞎了。我也强笑着说,谁都有老迈的一天,身体零件失灵的一天,我们也在走向这一天哪。可我的心忍不住在悄悄淌泪,唉,人为什么会如此衰老呢。中国的男人是不大习惯表白爱意的,父亲见了我固然欣喜,话却不多。我从美国带给老爷子一件薄软的黑色丝绵袄,他立即披将上身。给继母买了件开襟披肩式的毛衣外套,她也像小孩子试新衣般穿上给老伴瞧,我那不会恭维也不懂时尚的老爸竟然说,好好好,你穿上这件外套很像曹操!惹得全家人大笑不止。母亲对我像见了自己的亲女儿,到家的第一个夜晚,我们娘俩家长里短的聊至深夜。母亲说,两个儿子再贴心也难以深聊,儿媳们平日忙也没功夫听我絮絮叨叨,你回来好了,咱们可有的聊呢。家里雇了个做了多年的小时女工小沈,现在基本上一周来7个半天,小沈长的眉清目秀,做事算不上麻利但很仔细,已和两位老人处出了感情。
我回国之前就立誓,这次归去头些天老老实实在家陪伴老人,不出门会朋友。谁知到京第二天就不得不去赴二中同学的聚会,第三天晚上,另一拨朋友中有人要赴海南岛过春节,又约下了饭局。
上午去我的生母家探望,那边厢的两位老人身体状况还好。不过,母亲说时常受腰痛之扰,已被诊断为椎间盘突出,叔叔本来就瘦,最近不明理由地掉磅,也暗自有些担忧,说过了春节要去住院彻查一下。妈妈对我说,我六十岁之前都没怎么去过医院,精神着哪,如今奔八十了,是人不找病,病找你啊。然后便感伤道来,你知道的这个叔叔、那个阿姨,他们都已经辞世了…弟弟和弟妹也开车赶来看我。一家人在小区的一家湖南餐馆就了午餐。
http://s3/middle/4863ebccgb9ad6c15e152&690
http://s16/middle/4863ebccgb9ad696eb50f&690
那家湖南风味的饭馆因为离家最近,下楼走不了5分钟,是我母亲他们常去的地方,和那里的服务员经理都很熟络。我们点了些清淡、家常的菜肴,味道尚好。环境也清洁舒适。
傍晚,我如约去蓝色港湾的一家火锅店与老友聚会。
http://s12/middle/4863ebccgb9ad5e99a81b&690
http://s11/middle/4863ebccgb9ad5f6cafaa&690
北京蓝色港湾的夜景
http://s13/middle/4863ebccgb9ad6145b26c&690
http://s16/middle/4863ebccgb9ad6197a83f&690
我们聚会就餐的火锅店内
此番聚餐参与的人员包括某国内知名大型企业一个属下机构的“老总”、一对夫妻现在四处奔走经营着声名赫赫的影视明星高尔夫俱乐部、一个据称是国内第一辆法拉利豪车拥有者的私营企业家的公司女主管、另一对夫妻是国家机关干部、还有一个从日本海归的离异女士和我。除却他(她)们如今在社会上扮演的光鲜角色的面具,我们是从十几、二十几岁就玩在一起的伙伴。那光景,我们或是文艺兵、或是海军总院的白衣使者、电影制片厂的小场记、或是大学刚毕业分进国营单位里的小公务员,财富不分高下,同样拥有的是无价的青春。几十年过去,我们的身份、经历大相庭径,但只要都在北京,一有人招呼就能聚到一起,摘下面具,互相兜底,可以畅聊任何不上台面的话题。晚餐聊得不够尽兴,有人提议之后又驾车去了三里屯的一家酒吧。明天是大年三十,大概人们忙着筹备过大年,来此静心品酒聊天的人寥寥无几。狭小的舞台上有个倦倦地弹着吉它哼唱抒情小曲的年轻男歌手。一个孤零零高耸的木架子上站着一只孤零零的、硕大的雪白鹦鹉,羽毛丰润,形象婀娜,叫声却似乌鸦略有邪恶之嫌,它持续的“呱呱”之声聒噪得很,与台上歌手的浅吟低唱毫不协调。这鸟给这间灯光昏暗的酒吧里添了几分怪异的气氛,让我联想起某些美国灵异电影的场景。“老总”显然是这间酒吧的熟客,店主和他称兄道弟地,麻利地拿出了“老总”存放在此未饮干的洋酒,还为我们几个拒不喝酒的女士送上了小吃、果汁和热茶。某总曾是我们这拨老友中较早富起来的一个,性格豪爽的他常常抢着为大家的聚会买单,事业的成功和中年发福令他看上去逐年地更加踌躇满志、气宇轩昂。酒过数巡,某总的语调意外地从侃侃而谈转作伤感低沉起来,人也越来越深地陷进沙发靠背,说至情深处,七尺男儿竟黯然垂泪了——我们知道早在十多年前他的前妻(一位前驻欧大使的女儿)迁居美国不久因突发心脏病辞世,当时年龄还未届四十,与他育有一女;不为我们所知的是,他后来娶了一个比他年轻十岁有余的上海歌唱演员,又育有一女,前不久他们不知何故离婚了。冷漠的后妻分走不少钱财不说,不肯抚养女儿!现在,某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带着两个女儿生活。说起不幸去世的前妻,他心如刀割,再三表示,那才是我此生的最爱,是我一生的痛,你们知道的,只有你们能懂我。后来的这个女人,走则走矣,不足惜,不足惜啊。他和我们这几个年轻时就深交的故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恨不得彻夜倾吐才快意……而我怕彻夜不归老人会耽心难眠,只能先一步告辞……
入夜的三里屯酒吧街依然车来车往,灯红酒绿。
人生啊,何处为高,何处为低,何时算得意,何时又算失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