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教育心得

(2006-06-06 11:15:31)

功夫在琴外
幸福泉北苑幼儿园中二班家长:孟欣

    我在幼儿园外给孩子报了一个电子琴兴趣班,可孩子好像天生与电子琴无缘,上课时心不在焉。有一回,我发现他已经熟悉电台介绍个股行情时同步播放的那首轻音乐,而且4周岁的他能以乐曲来区分焦点访谈大风车新闻联播等节目。我注意到了孩子潜在的乐感,就试着通过其它方式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唤起孩子对练琴的兴趣和灵感。
    我开始有意识地领孩子去看文艺演出,假日回老家,带孩子去拨弄那些办喜事用的土乐器,让孩子从不经意中轻松地去接受音乐,体味音乐的美感,进而转化为练琴的兴趣和欲望。平时我还买些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好曲子,引导他去听,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锻炼他的乐感和节奏感。兴趣班教材所选曲子的题目大多很形象,如:《小雨点》、《小猫咪咪》、《火车》等,所以先让孩子唱,再对照题目问孩子像不像火车在开,像不像小猫在叫……以此提高孩子感受音乐的能力。慢慢地孩子就能静下心来练琴了,不久我开始从孩子的琴声中品出了一点儿韵味。
    与孩子合奏,将自己也融入琴声中,这是孩子最愿接受的。晚饭后只要我拿出小提琴,孩子便自觉地坐在电子琴旁,这时或许是世界上最差的双重奏开始了,但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新的练琴方式,才摆脱了练琴时的枯燥和乏味,并且达到了父子间的和谐与默契,增进了父子亲情和家庭的凝聚力。
    学好电子琴,功夫在琴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