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真正的“孝”?

(2013-04-07 10:07:11)
标签:

情感

江河居士

杂谈

分类: 浅唱低吟

          什么是真正的“孝”?

      “万事善为本,百善孝为先”,“入则孝,出则悌”。这说明中国自古以来最推崇一个“孝”字。

     

     那么,什么是“孝”呢?下养为小孝,次养为中孝上养为大孝,最上养为至孝。

   下养只知道满足吃喝,不至于有所缺乏,这已经是世间难以做到的了,叫作小孝。
次养就能体谅亲人的心愿,父母所爱我也爱,父母所敬我也敬,使亲人心里安乐,就叫作中孝。上养是劝告亲人明白大道之理,善就赞成,过就规劝,使父母用高尚的道德滋润身心,这就是大孝。至于最上养,更上一层楼,常常想念父母的恩情,同于天地,父母的寿命与日随减,应当用什么法子可以报答亲恩,什么办法可以延长亲寿,什么办法可以使父母出离生死,什么办法可以使父母罪障消除,什么办法可以使父母进入圣人之流,。
这就是最上养,是大孝中的大孝或叫至孝。

    很多人都认为给父母天天有吃有喝,穿暖穿好,是最孝的。也有人认为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孝。如果做好事,可以为亲人增光,当然是孝;如果做坏事,就是侮辱了亲人了,让
亲人蒙羞,就是不孝,甚至是大逆不道。最大的孝就是积德行善,利国利民。

  

    前些日子,由于父亲病故,母亲悲恸孤独,弟妹们都在外地工作,我就和妻子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吃住,让母亲度过这段最难熬的日子,也算为儿的给母亲尽点孝心。清明节后,妹妹把母亲接过去住一段,也好让母亲换个环境,免得她天天在家,睹物思亲。现在母亲外出了,我静下心来,反思陪伴母亲的这些日子,心觉十分愧疚。

 

    中国的“孝”,往往与“顺”、“敬”相连,即“孝顺”、“孝敬”。让父母衣食无忧,做到的只是物质的“孝”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顺应父母,尊敬父母,以至“悦亲”,让父母高兴快乐,才是精神上的“孝”。所以不是光能养老才是孝。孔子曰“今之孝者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父亲陪伴母亲走过了人生的半个多世纪,养儿育女,遍尝了人间辛酸苦辣,他们相依为命,相敬如宾。现在父亲突然离世,母亲自然心里万分悲伤,情绪自然不好,甚至很恶劣。我一回家,她就总和我唠叨,甚至喋喋不休,让我觉得心烦意乱,总不爱听,有时甚至制止、顶撞。害得母亲很是不快。看来我还是没有真正懂得这个“孝”字。《礼记》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子曰:“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一个有爱心的人,“事亲”必“顺以听命”。

      等母亲回来后,我要好好体验一把孝,认真践行“孝顺”、“孝敬”。让母亲快乐、开心、健康,安享晚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儿时记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