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黑匣子老师的两篇文章
(2009-09-13 09:59:46)
标签:
教师节开学杂谈 |
分类: 推荐 |
句句说到心里,热泪转载,师生共勉
黑匣子老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liaoyu
1、社会会教给学生世故,所以我还是要保持给学生一点理想主义。要是大学里都没有理想主义了,那该是这个社会多么大的悲哀啊。
2、别人喊我老师只不过是因为我的职业身份,本质上人和人之间都是互为“老师”的,你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是别人的老师,即使在小小的专业范畴内。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3、作为一个老师,不光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即使你教的是一门纯技术性的课程,你的“文化”仍旧影响着你教学的深度,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纯技术问题”。
4、看一个老师强不强不是看他手里有多少强学生,而是看起点低的学生在他手里能有多大的改变。
5、当学生跟我说“老师,你的一句话改变了我。”我会很有成就感。但我更应惶恐,我带给他的改变是一个好的改变吗?
6、不要嫌学生不懂得尊敬老师,也许在礼节性的尊敬表达方面,现在的学生做得确实不够好,但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是人的本能,我更要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够引起学生内心的尊敬。我的体会是,多花一分心思,马上多赢一分尊敬。
7、不要怨学生纪律不好,只能怨自己上课吸引力不够。
8、年轻的气盛的我在教学中曾经比较热衷于“破”,“破”看起来往往更激动人心,但是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传”是前提,“立”是后续。所有长期以来延续下来的,往往不是激动人心的东西,但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哪怕是错的。“破”完没有建设性的“立”,这个“破”就没有意义。所以我现在认为好的教学是由“传、破、立”三方面组成的,当然可以有所侧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其实扎扎实实比激动人心更难做到。所谓平淡是真,没错的。
9、时刻提醒自己思考一个问题,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学生为什么要坐在教室里听你讲课?同样的课程,为什么要听你讲?所以我同意教育管理部门对最终的教学质量有所要求,但绝不同意什么标准化的教学方式。那样还要活人干什么?
10、理解学生,不等于讨好学生,不做“好好先生”,特别在学术问题上,负责任的严厉和无情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