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烈火炼真金 危难见真情 -美中两国人民世代铭记的两段佳话

(2007-01-15 16:13:42)
分类: 杂文
烈火炼真金 <wbr>危难见真情 <wbr>-美中两国人民世代铭记的两段佳话
烈火炼真金 <wbr>危难见真情 <wbr>-美中两国人民世代铭记的两段佳话
烈火炼真金危难见真情
-美中两国人民世代铭记的两段佳话
 
乃枫
 
原载于《城市杂志周刊》
 
 今年的一月二十八日,是纪念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血战”七十四周年的日子。这个日子,除了记录了中国军民保家卫国殊死抗日的英勇气概和献身壮举之外,还写下了一段美中两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事业中结下深厚友谊的一段佳话,一位素昧平生的美国飞行员远道而来,为中国人民首次打下了日本战机,并为此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来而无往非君子之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九四二年,为回报美国朋友,中国浙江一带农民冒死营救了六十二名坠机的美国飞行员。
  两段佳话相隔十年,前者叫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从此有所顾忌,后者叫美国人至今记得浙江农民;烈火真金、患难真情,两段佳话在美中人民友好交流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中国人民 永不忘怀
 
 一九三二年一月,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为转移国际视线对他们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的注意而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并依此为借口于一月十九日出动海陆空三军,以总兵力约七万有余的规模对中国上海发起悍然武装侵略。这期间,以十九路军为代表的爱国官兵与上海市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为早期抗战奏响了第一曲英雄战歌。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血战”,它使日本豺狼第一次尝到了中国铁拳的滋味。
  在英勇献身的爱国将士和上海市民名单中,一位来自美国的飞行员的名字最为鲜亮。他的名字叫罗伯特·硕特(Robert Short)。
 
人未着陆 先送大礼
  
  “淞沪血战”虽使日本侵略者遭到了最顽强的抵抗,但日本侵略军却始终保持着他们的绝对空中优势。必须打破这种优势是当时中国军民最一致也最迫切的呼声。此时,美国波音公司伸出援手,将他们的XP218机种加上火炮,改型为XP925,并于二月十九日派专人将样机送达上海。这位给中国人民送来第一架战斗机的飞行员,就是罗伯特·硕特。
 罗伯特·硕特时年二十八岁,是位杰出的飞行员。他受派来中国有两项任务,一是送来样机,二是留下来任中国军队的空军教官。谁承想,这位一身正气的年轻飞行员刚刚抵达中国领空,尚未着陆就在南翔镇上空遭遇了日本飞机的拦击。他奋起迎击,立即投入作战状态。几个回合之后他佯作逃离,突然一个俯冲,返身紧紧咬住对方的尾巴。一顿火炮,日本飞机中弹开花,少左Kidokoro也跟他的飞机一起死无葬身之地。
 罗伯特·硕特人未着陆就先给中国人送上了一份大礼,他的精彩表演更是叫中国人民大开眼界。人们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这位给他们送来第一架飞机的美国飞行员,感谢这位帮他们打下了第一架侵略者飞机的大英雄。
 
三天以后 英勇献身
 
 三天以后,即二月二十二日,三架日本轰炸机在三架战斗机的护卫下,编队向苏州火车站的一列难民火车实施轰炸。年轻的罗伯特再次架机冲向蓝天,只身与六架侵略者的的飞机展开殊死搏斗。在这场一比六的生死较量中,罗伯特临危不惧,将日本轰炸机领队少左Kotani驾驶的飞机一举击伤。就在他紧咬不放,试图追上去给它致命一击的时候,咬在他身后的另一架敌机同时向他开火。不幸,罗伯特·硕特的战机中弹起火,在一声爆炸中坠落……
 这场两分钟内力量相差悬殊的低空较量是中国领空空战史上的第一次,它叫目击者们为这位美国斗士的神勇气概所叹服,叫侵略者多少年后每每想起还心有余悸,叫中国人民至今仍然如临其境、记忆犹新。如今八十岁以上的上海人,也许还都记得那场惊心动魄的血战。
 中国人民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而痛心不已。葬礼推迟在一个月以后举行,为的是罗伯特的母亲和他的哥哥能有机会前来参加。葬礼那天,上海各界五十万老少为他送行,在五十万人高呼“罗伯特·硕特呀”的痛哭声中,他年轻的遗体被安葬在虹桥机场附近。
  他的墓碑上刻着:中国人民永不忘怀。
 
美国人民 世代铭记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航空母舰编队悍然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美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美国陆军航空队中校杜利特尔(Doolittle)奉命率十六架B25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对日本东京等地实施轰炸。任务完成后,因与地面失去联络,编队中十五架飞机在中国浙江、安徽一带坠毁。机上的七十五名飞行员中,除五人丧生、八人被日军俘虏外,其余六十二人均被浙江、安徽一带中国农民救助。后经辗转,安全脱险。
 浙江、安徽一带百姓为寻找、掩护、转移、救助美国飞行员,遭到了侵华日军丧心病狂的猛烈报复,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但他们从不后悔。如今,被救助的美国飞行员已经所存无几,但他们的家人和他们当中的幸存者至今将救助他们的中国人视作救命恩人。六十几年过去,营救者与被营救者在危难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从未中断。
 
果断手术 亲自护送
 
 按原计划,完成轰炸任务后,十六架轰炸机将在上海附近之衢州机场降落。而失去联络后,它们的实际坠落地点却分布在离原定目的地半径大约200至250英里的广大地带。依据当时的情况,美军发动大规模搜巡营救已不可能,而唯一的可能便是飞行员自救。当时的飞行员大都负伤,况且时值深夜,官兵人地两生,自救逃生的可能也十分茫然。好在他们遇上了心地善良的中国农民。
 杜利特尔中校最为运气,他驾驶的1号飞机在浙江与安徽交界处的昊天关坠毁。五名飞行员弃机跳伞后,降落在浙江省临安县境内的天目山一带。第二天,几个学生发现了在稻田里露宿了一夜的杜利特尔,将他护送到浙西行署。其它飞行员也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一一找到,并在粗懂英语的小学教师朱学三以及村民张荣根等人的护送下,与杜利特尔会合。
 7号飞机坠落在浙江省三门县海域。当地渔民把五名受伤的飞行员送进附近海游镇做了简单包扎,然后用骄子将其中四名伤势较重的飞行员火速抬往当时医疗条件最好的临海恩泽医局救护。医生陈慎言与闻讯赶来的美国军医怀特为伤员劳逊做了截肢手术。为照顾他们的生活,还请来了两位会讲英语的修女当翻译、做西餐。稍事稳定之后,陈慎言医生亲自护送四位伤员到广西桂林。
 
一瓶啤酒 一张新床
 
 11号飞机也在浙江与安徽交界处山区坠毁。当地百姓将五名飞行员送往安徽歙县。在那里,当翻译曽健培问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飞行员比尔茨开玩笑说,“我需要一瓶啤酒”。在当时,啤酒是极其紧缺的物资。但叫博尔茨吃惊的是,当晚,曾健培真给他弄来了一瓶“上海”牌啤酒。在后来多少年的回忆中,博尔茨一直记得那瓶啤酒,“那是我一生中喝过的最好的。”
 15号飞机坠落在浙江象山南田大沙洋面,五名飞行员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安全通过日军封锁线。3号飞机坠落于浙江遂昌县境内。在被当地农民营救的四名飞行员中,查尔斯·欧祖克的伤势最重。是浙江农民刘芳桥背他步行三十里,从早上六点,一直走到晚上七点钟。飞行员奥兰德·法克特不幸丧生。百姓们按当地习俗,彻夜派人为其守灵,后以上好棺木入殓,一直护送到衢州机场。
  赵小宝是位十八岁的新娘。那晚,她与新婚丈夫麻良水在自家猪圈里救起了藏在里面的四个身材高大的飞行员,小两口赶紧把客人请进家里,重新升火做饭。美国人不会用筷子,招待客人用的鱼虾也只能用手抓。一张新床全让给美国朋友也睡不下四个六尺以上的大个子。四个人只好一颠一倒打“通腿”。在小两口的精心安排下,四个美国人乔装成中国渔民模养,一条舢板送到了安全地带。
 
血的友谊 牢不可破
 
 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五日,侵华日军对杜利特尔轰炸机队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坠落地点实施了疯狂报复,他们甚至使用了化学武器。
 丧心病狂的日本狗在200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这起为期三个月的疯狂反扑中,中国江南百姓受到了日本侵略者最为灭绝人性的残杀。日本豺狼将美国飞行员足迹所到之处的中国百姓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一律斩尽杀绝。在这起继南京大屠杀之后为期三个月的又一次大屠杀中,有二十五万中国人死于日本屠刀之下。
 可以说,为救助美国飞行员,中国人民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但他们从不后悔,绝无抱怨。非但如此,在后来的战斗岁月里,他们从未停止过对降落在日本占领区的美国飞行员提供无私的帮助和救助。
  回眸往昔,展望未来,让历史的记忆深植心头,让美好的愿望引领未来,愿美中两国人民这段在战争岁月里结下的深情厚谊世代相传。
 图片说明:
1 国际主义战士罗伯特·硕特
2 罗伯特·硕特送来的样机
 
         (美籍华人)女市长李栾复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企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