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答博友问 |
关于思维习惯与修辞手段回天地朋友的信
天地朋友:
欢迎你的评语。
你可能并不理解拙文的本意。一个民族的修辞习惯反映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这里没有看得上与看不上的意思,只讲区别。
这里的一组拙文,正如金子朋友所说,反映的是务实还是务虚的问题,并不褒贬。相反,我们说的,“我爱死你了”,就是务虚,而我偏偏喜欢这种务虚。英文里与之最接近的,也无非是“Ilove you to death”,斟酌起来,之与中文“我爱死你了”的原汁原味,相去甚远。
民族之间的思维习惯是有其差异的,这差异往往表现在修辞手段上,对它进行横向比较是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分(至于是否有必要彼此借鉴,则见仁见智,并不强调统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差异,研究目的是认识,而认识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仅此而已。
这里说的,是以数字表达概念的思维习惯(也包括我自己)在修辞上的表现。以形象比喻表达概念的,也是如此。研究它的目的在于熟悉生活(因为它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作为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不熟悉它,你就要犯错误。还不要说中国、美国这样大的民族差异,就是中国的各民族之间,不熟悉的也不行。比如,我早年看过一个电影,叫《祖国啊,母亲》,是讲内蒙古大草原的。那里有一个草原上土生土长的干部在说到生活之艰难的时候说,“生活就好比大海里行船,云云”。在我眼里,那是编剧的败笔,道理简单得谁都知道,一个终生没有离开过草原的人,何以了解大海里行船的艰难?这是修辞,也是生活。
言有不当,请多指正。
欢迎你的评语。
你可能并不理解拙文的本意。一个民族的修辞习惯反映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这里没有看得上与看不上的意思,只讲区别。
这里的一组拙文,正如金子朋友所说,反映的是务实还是务虚的问题,并不褒贬。相反,我们说的,“我爱死你了”,就是务虚,而我偏偏喜欢这种务虚。英文里与之最接近的,也无非是“Ilove you to death”,斟酌起来,之与中文“我爱死你了”的原汁原味,相去甚远。
民族之间的思维习惯是有其差异的,这差异往往表现在修辞手段上,对它进行横向比较是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分(至于是否有必要彼此借鉴,则见仁见智,并不强调统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差异,研究目的是认识,而认识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仅此而已。
这里说的,是以数字表达概念的思维习惯(也包括我自己)在修辞上的表现。以形象比喻表达概念的,也是如此。研究它的目的在于熟悉生活(因为它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作为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不熟悉它,你就要犯错误。还不要说中国、美国这样大的民族差异,就是中国的各民族之间,不熟悉的也不行。比如,我早年看过一个电影,叫《祖国啊,母亲》,是讲内蒙古大草原的。那里有一个草原上土生土长的干部在说到生活之艰难的时候说,“生活就好比大海里行船,云云”。在我眼里,那是编剧的败笔,道理简单得谁都知道,一个终生没有离开过草原的人,何以了解大海里行船的艰难?这是修辞,也是生活。
言有不当,请多指正。
乃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