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马未都关于诗歌的“概论”,严重同意。
就如登山,没有登上山顶,除了无知,你断然不会说此山如何,那山如何。诗歌这座大山亦如此,中外古今的诗圣诗仙只是这座大山的“别峰”,一座座登峰造极之后,总能找到浪漫、现实、怪诞、奇峻、晦涩的风景,老马的逻辑也许正在如此。深谙诗和“诗余”的人们,自然明白其中况味。
史学亦如诗歌,能指点中国通史的学者不多,王国维算一个!他从甲骨文中证明了《史记》是真正的“信史”,并能纠正几条商史的不确切处……据说,研究史学如古埃及法老的人们都离奇而去,据说其中有“咒语”,中者九死一生,学问大腕如王国维也不能幸免,在他揭开甲骨文的真正面纱时,他也步了国子监祭酒的后尘,于上世纪的27年6月初(好象是个中午,还在湖边吸了一支烟),在颐和园鱼藻轩驾鹤西上。和风远望西山,至今扼腕不已!
顾炎武的日知录,和风是从梁启超的“推崇”中翻读,发现求知妙法,并且反对“皓首穷经”,于是“走读”于是经常“常把《汉书》挂牛角”,当然,牛角上挂的不尽是汉书,还有“诗余”和史诗一般的《史记》(有大家说是骚体),今天开卷的却是王国维的国学辑录,深山野林啊甲骨文,据说鲁迅和郭沫若都涉足,“硕果”却不在此,大约是被“咒语”惊着了也说不一定。
掩卷。以业余初段面目上网“换脑子”,对局“拾荒一族”,仅125手中盘胜(如下图所示),这是目前为止,网上最少手数的“速胜”。日本大竹英雄九段曾放言前五十步独步天下,和风速胜之后观龙年《求是》第七期,再观大竹九段之棋谱,心里打谱并应手(如周伯通左右手互搏),结论是:大竹着法恐不适应今日棋坛之“暴力美学”,其独步法虽妙却几成甲骨文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