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红评论:纪念《桐柏英雄》出版50周年一本书的命运与价值

标签:
陈立红评论长篇小说桐柏英雄 |
分类: 文学评论 |
一本书的命运与价值
——纪念长篇小说《桐柏英雄》出版50周年
陈立红
第二版封面
1972年11月,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桐柏山,开辟桐柏新区的长篇军事小说《桐柏英雄》,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到今天已经50周年了!
像人一样,每一本书也有自己的命运。《桐柏英雄》创作于1960年湖南长沙,1964年改于北京,1972年4月改于天津,经过12年的修改完善,1972年11月出版,引起轰动,登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联播,改编连环画、电影,可谓万人空巷,红极一时。
但是,因为它出版于文愅时期,又被称为“文愅文学”。当“文愅”被彻底否定之后,她的命运便跌入谷底,长期被人无视,长期被媒体和文学史忽略甚至扭曲。
而“取材”于该书的电影《小花》,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却一直占据着舆论的高点。副导演黄健中在回忆此片拍摄过程时,除了大表自己的功劳之外,还一直刻意贬低《桐柏英雄》原著。
这可能是因为社会风向变了,他想与“文愅小说”撇清关系。或者说,他不想让自己的新姿态,粘上旧的或左的色彩。
好种子不可能永远埋没,是金子总会发光。这是老百姓都懂的道理。在小说故事的发生地河南省桐柏县,人们谈起《桐柏英雄》总是津津乐道,始终未曾淡忘。当电视普及之后,热心人士和相关部门曾多次想把她搬上银屏。几起几落,终于成片,2013年4月24日,由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领衔编剧的33集电视连续剧《桐柏英雄》,登陆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档播出。一时议论纷纷,再成热点。
进入网络时代,《桐柏英雄》通过在一代人无法抹去的难忘记忆,重现文坛江湖。
百家号“文学私秘”在网上发文称,“《桐柏英雄》应该称作一部中国战争小说里富有创新意义与历史价值的小说,它应该在文学史中拥有自己的地位。”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bcQtY__GXU5eCfjWo2D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