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诗的重阳诗意
(2020-10-25 11:06:43)
标签:
重阳诗歌王维毛泽东陈立红 |
分类: 岁月随笔 |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开元六年(718年)重阳节,17岁的诗人王维触景生情,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为重阳节诗史长河的不朽名篇。
1929年,36岁的毛泽东在红四军七代会上落选,失去了党内和军内的一切职务,离开部队到上杭地方工作。在革命受挫、人生低谷之时,他并没有陷入历代文人的“悲秋”情绪之中,而是写下了的大气磅礴的《采桑子·重阳》,抒发了革命必胜的战斗豪情。
拙作《菊颂》写于2016年10月,是从菊花起源、人类种植及菊文化的角度,写了人与菊花的互赏,希望言前人之未言。
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2012年被全国人大定为“老年节”。
作为诗人,在重阳到来之际,特发微信向朋友们祝贺节日!也希望重阳的诗意能够继续传承,让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多一些诗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于唐开元六年(718年)重阳节,17岁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于1929年10月11日,36岁
菊颂
陈立红
在开封开花,我已等你很久。从北宋等到明清
从春天等到秋天,从梦境等到现实。现在我要打开
城门,打开封闭经年的芳唇,告诉你我的前世今生
采菊酿酒的人啊,我年年的盛装为你招展你可看见
其实,我是自然的精灵,我的生长期比你的文明还长
梅,兰,竹,菊,我们四君子的年纪都比人类更老
也比人类年轻,每年我都以少艾的娇容重临人间
等你相会,等你放下奔波,应酬,烦恼,变成痴情的少年
是谁第一个把我从山野捧回家园,栽在花圃?是谁
把我的落英当作美食就着木兰之坠露?我是奇异,优雅
高洁的象征,走出南山,我从花园开遍街巷,香透唐诗宋词
不要问我,知为谁开?在开封开花,我已等你很久很久
写于2016年10月,50岁
后一篇:军人作家退会安心备战,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