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退”隐者赵西学

(2014-10-05 21:41:38)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学评论
  河南桐柏作家赵西学老师忍着病痛,奋力写作,近几年接连推出《品中国谋略家》《品中国高僧》《品中国兵家》《品中国帝师》《品中国小人》等“品中国人”系列专著,令人感佩。赵老师不尚空谈,超级低调,此系列作品还使用了笔名“一退”,一般人知之甚少,他是我们身边一个具有大智慧的隐者。小惠此文介绍了赵老师一些创作近况,特此转发。
原文地址:“一退”隐者赵西学作者:小惠

  “管仲的父亲当过齐国的大夫,但管仲很小时,父亲就去世,家境不好。这样也好,能锻炼管仲。”
  “春秋战国时的人都活得很真诚。”
  “汉代以后,人就开始虚伪。直到现在,越来越虚伪。”
  这是我打开《品中国谋略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一书,刚刚阅读《管仲》一文看到的句子。我深有感触,禁不住连声叫好,并读出来,让老公立红听。立红也连连说好。
  这本书的作者署名“一退”,封面勒口上的“作者简介”只有20字,云“一退,河南南阳人,著有中短篇小说、随笔多篇。”
  “一退”何人耶?桐柏赵西学也。如果不是蒙作者赵老师赠书,我还真是猜不出来。


  赵西学,是我的老公立红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其实,立红早年和赵老师并没有什么交集(立红写诗,赵老师写小说),为什么这些年我们会年年不忘看望和惦念赵西学老师?立红说,赵老师是桐柏文学前辈,成就很高,值得我们学习。。

  今年10月3日,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又去看望赵老师。在赵老师简朴整洁的家里,他和师母热情地接待我们。赵老师沏了两杯茶,师母端出一盘梨片。赵老师又取出为我们写的书法横幅,展开来看,是狂草,赵老师用他特有的慢声细语念道: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这是苏轼《前赤壁赋》的选段,书法狂放随意,辞赋境界高远,相得益彰。立红连连道谢。

  落座后,我送给赵老师我的书《农行大堂经理日志随笔》。师母忙取了老花镜翻看,她说,看这个书是不是可以了解银行啊。我很开心。赵老师送给我们他的专著《品中国谋略家》一书。
  我和立红说了得多,向老师汇报近期的创作计划。赵老师给我们讲了他的曲折经历,很不平凡。当过兵,开过飞机,还差点当了兽医,退伍后当教师。赵老师中文毕业,教语文,也兼着教过历史。也许赵老师后来的历史系列小说和历史人物“品读”系列专著创作,就是因此有了某种联系。

  我问赵老师的写作经验,想让他说说对写作,对文学的感触。
  赵老师微微笑着说,没啥呀。这时,师母说:“他没时间总结,但每天都在写。我其实不想让他累着,身体不好,不能累着。”
  赵老师和师母想留我们吃午饭,因为时间仓促,还要见其他朋友,我们就告辞了。赵老师把我们送到大门外,并目送我们乘车离开。每次都是这样。
  回到家,我便读赵老师的《品中国谋略家》。刚读了《管仲》一篇,我就特别欣喜。我在心里感叹说:赵老师呀,你真不愧是我们尊敬的前辈,真是文学大家,我太受你文字的吸引了。
  现在,让我和大家分享,我读赵西学老师图书的心得,感受他作品的魅力四射。

  一是赵老师的语言特别简洁。一句话后,逗号,下一句话后基本就是一个句号了。或者,写一句话后,就是一个句号了。如“智囊也叫谋士,专门出主意。每个君主都有谋士。有的不止一两个。”特别简洁,但却传递出非常丰富的意蕴。

  二是赵老师的语言特别生动有趣。如叙述管仲幼年丧父,他说“这样也好,能锻炼管仲。”文字很家常,又不俗气,你不感兴趣的被前人说了N遍的历史资料或者掌故,经过他的手,重新摆放的文字,便焕发熠熠生辉的光彩。像电影镜头,画面感很强。他的叙述,娓娓道来,不急不缓,充满智慧。像一个智者给你说话。听着听着,你就特别愿意接着听了。

  三是赵老师善于高度概括,又特别有细节。他的概括,给人的感觉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如“鲍叔牙是个很计较别人缺点的人,但对管仲不计较。说明管仲真的有才,也真的没有遇到明主。鲍叔牙这种人也真的不多。现在则更少。”很有人生和历史况味。一句话,就把人带到一种气氛中,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读他的文字,随时会冒出比诗更轻松的诗意文字,如“(齐桓公)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想称霸,称霸就像悬崖上美丽的花朵,想摘又有危险。” 特别给人惊喜,引人看下去,听他讲故事。

  四是赵老师是一位有大智慧的隐者。看到《品中国谋略家》一书,便在当当图书网上搜索作者“一退”,发现已经推出《品中国高僧》(作家出版社,2012年1月)、《品中国兵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品中国小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品中国帝师》(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等5部专著,而他自己却没有宣传,也没有研讨会之类,真真是“一退”,隐者。但真正的大智慧却隐藏在字里行间,简洁从容的叙述语言,幽默劲道的概括点评,都充满了智慧。既品了历史人物,又评了社会现实,特出彩,常常引人深思,或者会心一笑。

  赵老师不尚空谈,为人超级低调,想了解他,只能多看他写的书。他的智慧,他的经验,他全无保留,就在书中说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