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人陈立红
诗人陈立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23
  • 关注人气:27,4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独国的紫蝴蝶:诗祭河南籍台湾诗人周梦蝶

(2014-06-15 06:20:05)
标签:

陈立红

文化

周梦蝶

诗歌

分类: 诗歌日记

(长诗,共580行 


孤独国的紫蝴蝶
——诗祭河南南阳籍台湾诗人周梦蝶
陈立红


周梦蝶小传


  河南籍台湾著名诗人,为台湾“国家文学奖”首位获得者。本名周起述,1921年2月6日(1920年腊月二十九)凌晨,诞生在河南省淅川县马镫乡陈店村。出生前四个月父亲已去世,由母亲抚养长大。11岁上私塾, 18岁上小学,20岁上初中。先后在开封师范学校、宛西乡村师范就读,因战乱肄业。16岁结婚,育有两男一女。1948年去武汉求学未成,生活无着投军,后随军撤到台湾。1956年退役后到台北,在武昌街以摆摊卖书为生。1962年开始在街头礼佛习禅,终日静坐繁华街头,被誉为“孤独国国王”、“诗坛苦行僧”、“今之颜回”,成为台北艺文风景、文坛传奇。1980年因胃病书摊歇业,历时长达21年。每周三下午6点,先后在明星咖啡屋和百福奶品店举办文友聚谈会,被称为“明星之约”、“百福之约”,数十年风雨无阻,被昵称为“地下文学院院长”。


  1939年18岁时写第一首新诗,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加入“蓝星诗社”。1959年4月自费出版诗集《孤独国》,销路不佳。1965年7月出版诗集《还魂草》,受到诗坛瞩目。1978年《还魂草》英文版在美国加州出版。1967年6月获中国文艺家协会新诗特别奖,1969年6月获笠诗社第一届诗创作奖,1990年1月获《中央日报》文学成就奖,1997年9月获“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学奖,1999年获中国诗歌艺术学会第四届诗歌艺术贡献奖。1999年2月,诗集《孤独国》被《联合报》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1998年9月出版传记《艺术大师周梦蝶——诗坛苦行僧》(作者刘永毅)。2011年电影纪录片《化城再来人》(编导陈传兴)公映。


  2014年5月1日下午2时48分因肺炎引发多重器官衰竭,在台北市新店慈济医院病逝,享年94岁。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追授“总统褒扬令”,褒扬周梦蝶“悉力投身蓝星诗社,汲取西洋文学深微,箪食瓢饮,鬻书维生,运思振笔,辞无竭源,蓄积艺文创作能量。体现东方无我意度,允为台湾文化史页不朽传奇。”


  周梦蝶写诗严谨细腻,字字推敲,一首短诗可以苦吟半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酝酿时间长达40年才定稿。一生创作诗歌400多首,近年出版诗集《周梦蝶世纪诗选》(2000年)、《十三朵白菊花》(2002年)、《约会》(2006)《有一种鸟或人》(2009年)等4部。2009年90岁前夕出版《周梦蝶诗文集》四卷。2010年在大陆出版诗选《刹那》。除诗歌外,周梦蝶自1970年起,还在《幼师文艺》《联合报》副刊等报刊发表“闷葫芦尺牍”、“风耳楼小牍”等致文友的信函、随笔近200篇,纵论诗歌文学社会人生爱情友情,还出版有佛学论集《我是怎样学起佛来》(2002年)、《红楼梦》研究《不负如来不负卿——〈石头记〉百二十回初探》(2005年,为文章与书法同排版),展现了他洞明世事又超然世外、严谨热情又谆谆教诲的哲人形象和青年导师一面。


  周梦蝶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善于借鉴现代诗歌艺术技巧,作品语言独特,纯净灵动;结构精致,用典巧妙;意境深邃,禅意悠远。融儒、释、道、哲为一炉,引禅意入诗,观照生命,审视灵魂,顿悟自然万物及现实的真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独立特行,为中国新诗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陈立红)


    0、化蝶


周公,现在,你终于
以诗的悲哀,征服了生命的悲哀
化成你梦过无数次的紫色的蝴蝶
像你一字一顿的低吟,“低低地
低低低低地”,贴着净水的镜面飞翔
飞向八千八百八十公尺之上的
圣母峰,在孤峰顶上
紫色的魂已在还魂草的珠泪中醒来
市声喧嚣的娑婆世界已杳
孤独国里打坐的静寂已杳


周公,从民国9年到公元2014年
这是你在人世间的生命的长度
不长,不短
连绵着一个世纪,几个时代
横跨着台北街头,两岸乡愁,大千世界
生与死的距离,是94个春秋交替
羽化成蝶的修行,是94个寒暑轮回


周公,还记得民国9年腊月二十九
也就是阳历1921年2月6日吗?
这天凌晨,你呱呱坠地
诞生在河南省淅川县马镫乡陈店村
当时你还不知,自己是个遗腹子
30岁的父亲因从小吸食鸦片
吸干了自己的血肉和家业,已经过世4个月了
含辛茹苦的母亲为你起名,叫周起述
生命的悲哀彷佛就此注定
述遵,述旧,述祖,或者编纂
母亲的希冀,怎么也不会是一个诗人
一个打坐台北街头餐风宿露的现代诗人
一个洞明红尘又穿越红尘的苦行诗人
后来的娑婆世界,灯红酒绿,像落叶
在你的脚前落下萧萧的静谧


周公,2014年5月1日
这是一个令人哀伤的日子
下午2点48分,你的肺炎
引发身体的哗变,胃病,十二指肠溃疡
90多年的老病,大时代的隐痛和痼疾
一起涌向五脏六腑,多重器官衰竭
在台湾省台北市新店慈济医院
逝——世
化成一抹紫色,化成一只紫蝴蝶
在现在与未来之间,低低地飞,高高地飞
哦,周公,还有一个月
就是纪念诗人屈原的端午节
就是属于中国诗人的诗人节
但你衰弱的生命已经等不到了
等不到了
而台湾“文化部”却以最快的速度
呈请“总统府”
为你颁授“总统褒扬令”
把你誉为“台湾文化史页不朽传奇”


周公,你以自己的梦化蝶而飞
人世的赞誉对于蝴蝶,或者虚无
已然没有意义
只对你的朋友和爱你的读者
是一个安慰
从此以后,一只紫蝴蝶
在现在与未来之间
在现实与无边无际空虚之间
低低地飞,高高地飞


    1、启蒙


周公,请告诉我们
在风雨如盘的民国初年
你的童年和少年
是如何在慈母和姐姐的呵护下长大?
又为何开蒙很晚
11岁才到大舅的私塾上学
背千家诗、百家姓
大舅不会讲解,只是囫囵吞枣
为何让你很不满足?


那时,你借住在三舅家
叫三舅、三舅妈为“三爹、三娘”
三娘对你的疼爱
成了你少年时代的温暖回忆
过了80年仍然念念不忘
看到台北街头名叫“三妈”的店铺
你还感到特别亲切


13岁时,你到大周营二堂兄的私塾上学
念四书、五经、古文观止
二堂兄古文功底深厚
4年时光,帮你打下了扎实的古文根基
自己已能圈点《四书集注》


后来,你又读新学
18岁这年,考进了县城小学
插班,又跳班
小学一年毕业,以优异成绩
考上了南迁而来的安阳初中
这时,新诗的幼芽已在《春》中萌发
谁会想到,20年后
竟然长成孤峰别峙令人仰止的《孤独国》
75年后,长成中国诗歌经典
长成中华文化不朽的传奇


    2、点化


周公,人的一生
能够遇到好的老师是一种幸运
你的文学天赋
在安阳初中已经展露小荷
初一时参加作文比赛
获得全校第一名
还碰到一个给你点化的好老师


作文评审贺老师,他识才,爱才
知道你上过私塾,便问你读了什么书?
你回答说:“四书、五经、古文观止、
红楼梦、三国演义。”
于是,每天下午三点半下课后
他单独为你开小灶
讲“三李”和“建安七子”的文章
又教你古典诗词的格律,平仄
他总是先你你熟背,然后再仔细讲解
这是一种发现和点化
激活了你对古典文学的鉴赏和觉悟


贺老师真是一个好老师
初中毕业,你考上了
他的母校,南迁而来的开封师范
他又把你介绍给自己的老师
这是点化的继续和接力
也是师德的传承和赓续
像连绵起伏的山峰
让人温暖而感动


    3、成家离家


周公,你跟那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
由大姑母做媒
两岁便与苗姓女子订亲


16岁,奉慈母之命
与苗姓女子成婚
这时,你正在念私塾


1948年,你27岁
跋山涉水12天,去武汉求学
没想到竟是永别


家里,留下母亲
留下妻子,留下儿子荣西、荣焘
和一岁的女儿喜凤


直到48年后,你75岁
才从海峡那边回到淅川老家探亲
两眼酸涩,两手空空


迎接你的,是母亲坟上的青草
妻子改嫁、逝去
还有大儿子荣西的最后一口气息


你说:“讲起我母亲,我就想哭,
这个缘不同寻常,
但是也无可奈何啊。”


你说:“老婆大我6岁,因是媒妁之言,
当时年纪轻,总有些不甘心。
我不怪她改嫁。”


小儿荣焘10岁早夭,你没在身边
现在,飞越海峡和“大时代”回来,却看着大儿断气
你说:“唉!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4、学历蹉跎


周公,我想你孤独凄苦的人生
应该与学历的蹉跎有关


11岁上私塾
18岁上小学
20岁上初中
22岁考上开封师范
可惜只念了一年半
抗战胜利,学校迁回省城开封
因家贫亲老,你不能到外地攻读
于是辍学
到二姐夫任教的小学教书


后来,为了完成学业
经宛西十三县总司令陈舜德推荐
26岁,你到邻县内乡
宛西乡村师范插班复学
即将毕业,没想到解放军打了过来
学校停课,你再次辍学


1948年,你27岁
听说汉口中原中学设有大学部
“专门收容河南流亡学生,
一切由国家供给。”
便禀知母亲,带着三个同学匆匆赶去
12天后到达汉口,你才发现
这是一个误传
花光盘缠后,三个同学打道回府
而你过江,到武昌黄鹤楼投军
不再流亡,生活暂时有了着落
但求学的梦,就这样断了
断了,生命的悲哀弥漫开来


台湾是一个精英垄断的社会
他们大都是留学欧美的博士、硕士
你没有学历,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
像很多渡海来台的大陆荣军
只能再次流落街头
自生自灭,摆摊自活


    5、军旅生涯


周公,别人说起军旅生涯
总是充满自豪
而你却面带惭愧
1948年随军来到台湾
1956年以中士退役
对外你却总是自称“下士”


你说,“当兵七年,生了七年病。
在工兵营当文兵,如被服管理员,
代辅导官上课、编墙报。”
你是一个自律的人


那时,你的月薪是45元台币
你不会积蓄,这点钱都花在租书看书上
有一次上午领饷,下午就到镇上
买了一本定价45元的《包法利夫人》
一个月的薪饷就这样花了
你说,“连看四遍,也算够本。”
你是一个嗜书的人


退伍那天,你领了450元退役金
和70元稿费
背上铺盖,来到台北
经朋友介绍,在东门宝宫戏院旁的
“四维书店”,找到一份工作
这一年你35岁


周公,不知你是否预感
在台北街头摆摊卖书的命运
就这样埋下了伏笔


    6、街头风景


周公,你在台北街头摆摊卖书
没有存款,没有书桌,没有房屋
没有妻室和家庭
只是养活了身子,得以呼吸,思想
酝酿孤独的诗意
有人却把你孤绝的身影和简陋的书摊
称为台北的艺文风景,文化地标
看到这些标榜,我不知你是怎样的心情?
我却感到心痛和悲哀


在街头摆摊卖书的热
酷暑知道
在街头摆摊卖书的冷
湿寒知道
在街头摆摊卖书的饥饿
胃肠知道
在街头摆摊卖书的孤苦
风雨知道
路过的人只是一瞥
看景的人只是一瞬
鄙夷的人只是一时
而你在武昌街一段七号
在明星咖啡屋与茶叶店相连的骑楼下
摆摊,打坐
一摆,一坐
竟是21年


其实,在街头摆摊的难
警察也知道
你说,“在街头摆摊,常被警察追赶。
还好管区有一个河南同乡,
教我固定一地,钉上书架,
这样可以看似合法而不抓。
后来同乡调往金门,接班警员有意刁难,
叫我把七格书架砍掉三格,只剩四格。”
这就是你的书摊
你把它叫着“三人行书廊”
后来成了闻名海内外的台北一景


其实,你的要求不多
每天只需净赚30元台币
够买馒头和面条
已经足矣


我在想,如果有大学请你去当教授
或者到中学、小学去当教师
你还会在街头摆摊卖书吗?
其实,你在老家小学已执教多年
你的古文造诣足以指导博士
但是,没有学位证书
谁会邀请你这个退伍中士呢?
一个朋友的举荐也了无下文


这真是20世纪最好的风景
一代诗人,把小如鸽卵的地球
纳入胸怀的诗人
成了台北街头的活雕塑和装饰
文化精英在传媒上
一遍又一遍地高谈阔论他的象征和意义
但你的苦,却从不向人述说
只用孤独、苦闷、彷徨的词语的砖石
建筑你紫色的孤独国
只想化成一只紫色的蝴蝶
自由自在地在净明的水面上飞
又以觉悟、澄明、禅意的心境
朝向八千八百八十公尺
圣母峰上的一颗还魂草
你说,“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是的,你真的做到了
以一个人的悲哀抵抗一个时代的悲哀
但我却不忍瞭望,不忍目睹
仿佛儿子看着父亲在炼火上炙烤,燃烧


    7、居无定所


台北之大
但安不下周梦蝶一张平静的书桌
这是我阅读你的材料,你的作品
留下的印象啊,周公


是的,周公,你在台北住了58年
究竟搬了多少次家,换了多少住处?
一开始是打工,老板包吃包住
后来摆摊自活,三重大水
淹了租居的小屋,三天三夜你露宿街头
茶叶店老板看着,心生怜悯
让你晚上把书架挪进店里
打地铺暂避一时,后来
他在茶叶库房给你隔了一间小屋
这样一住又是多少年呢?


后来,你租住外双溪
把10平米的小屋叫“闷葫芦居”?
后来,你租住淡水红毛城
把16平米的单间叫“风耳楼”?
你的租屋狭小,但整洁
常常是一床,一案,一椅
你说,“我选择紫色,
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
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
每天早晨,你从郊区出发
坐“第一班车”进入市区武昌街
为了那“无可奈何的美丽”


后来,你的胃病再犯
餐风宿露的果结了
四分之三的胃提前涅盘
两周之后
许进夫夫妇把你接到内湖居所同住
大病初愈,给你很多照顾
你告别时写下摄人心魄的《叩别内湖》
后来,研究你的学生曾进丰
把你接到他在新店的老屋
这就是浪漫贵族小区观日楼了
是一个50平米的一居室
第一次住进宽敞大屋
你说:“有住在旷野的感觉。”


是的,周公,中国很大
但很多底层诗人也像你一样
没有一张平静的书桌
他们在街头、田野、工地和生产流水线上
像蜜蜂,把泪水和血汗酿成甜蜜的诗意
但却得不到现实的回馈
只有精英脸上的横肉
在诗会上展览时代的臃肿


    8、爱情友情


周公,朋友们说
爱情与友情是你的精神食粮
这让我看到你孤冷的面容,消瘦的身躯
其实藏着一颗火热的心


你说:“当我一闪地震栗于
我是在爱着什么时,
我觉得我的心,如垂天的鹏翼
在向外猛力地扩张又扩张……”


周公,好友说你喜欢甜食
喜欢女孩子
你自己也说,自己像贾宝玉
喜欢女孩子是因为她们清纯
你见到陌生的男人,会感到紧张,拘谨
在女孩子面前,却能谈笑,风生


周公,你在台北街头摆摊卖书
又在《幼师文艺》《联合报》副刊
发表尺牍,书简
谈古论今,纵论社会人生佛学
横议诗歌文学爱情友情
有很多青年向你倾吐心事,烦恼
也有不少女孩子向你表达爱意
三毛曾邀你到家里长谈
但你却为何选择了独身?


有一年春节,你给南怀瑾拜年
老师问你:“梦蝶啊!新年新希望,
你今年有什么新希望啊?
譬如,结个婚什么的?”
你说:“老师,我弱不禁风,贫无立锥,
结婚?天昏地暗啊!”


是的,周公,爱情是浪漫的
婚姻却是物质的
诗坛的名利场也是金钱财富的竞技场
流派之争,门户之见,猜忌与侵轧
你打坐街头,双目微闭,却看得清楚
你说:“朋友多,带来温暖,
也带来一些烦恼。常常烦恼多于温暖。
我又从来不和人吵架,常生闷气,
所以引来一场大病。”


是的,爱情与友情也是心灵的毒药
这场大病是内心的郁结
在肠胃里爆发
四分之三的胃已经不能坚守
提前离开枯瘦如材的身体
从此以后,你的身体愈发消瘦,孱弱
风一吹就要倒下


但是,周公,你仍然深爱着
这个娑婆世界
你渴望爱情,看见连排的电影广告
《爱情生活》《远走高飞》
你竟然伤感半天
还在信中向朋友倾吐
自己独身,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却不断地为年轻朋友的婚事操心
雷震泽与罗璧暗恋多年
没有挑明,姑娘和父母“尽夜忧灼”
你给雷写长信,直接教他如何表达爱情
“你只须对她说三个字,‘我爱你!’
再紧盯一句,‘此生非卿不娶!’就够了。”
读到朋友的信为无嗣烦忧
就忙到书摊对面的城隍庙焚香
为朋友求子,虔诚地祈祷


是的,周公,你仍然深爱着
深爱着朋友,故土
深爱着这个爱恨交织的娑婆世界
你在诗中祈祷:“让我把自己——
把我的骨,我的肉,我的心……
分分寸寸地断割
分赠给人间所有我爱和爱我的。”


    9、行为诗学


周公,现在,你已化蝶
一只紫色的蝴蝶
飞越五千年中国文化浩瀚的水面
飞越三百年西风劲吹的波谲云诡
飞越历史现在未来的朱红与明黄
你那么小
“没有重量不占面积”
又有那么大
八千八百八十公尺高的孤峰绝顶
已在透明的翅下


周公,现在,让我们飞回昨天
飞回20世纪初叶的中原大地
寻找你留在淅川,留在武汉,留在
渡海军舰上的脚印
你在诗中,以还魂草向尘凡宣示:
“凡踏着我脚印来的
我便以我,和我底脚印,与他!”


是的,很多青年
一代又一代青年
踏着你的脚印来了
有文艺青年,也有不文艺青年
来到台北,来到武昌街一段七号
来到明星咖啡屋与茶叶店相连的骑楼下
来到只有四格书架的“三人行书廊”前
与靠墙而立的你
与坐着圆凳的你
与结跏跌坐的你
谈诗,论文
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
弥漫且黑而厚的雾霾
像缤纷的落叶,落下寂寂
天鹅绒般温柔的“好雪,
片片不落别处”
你说:“过去伫立不去,未来不来
我是‘现在’的臣仆,也是皇帝。”
就这样,你跌坐成一处风景


是的,在这里,在台北街头
你一直就是这样的形象
一袭藏青长袍,裹着仙风道骨
一把长柄雨伞,充当风雨拐杖
一个暗灰色提包,装满家当和沉思
像苦行僧,时在沉思,时在入定
像好导师,谆谆教诲,殷殷交心
是的,就这样,你从孤独国出发
登上孤峰绝顶的还魂草
从草叶上的露珠“端详自己”
从闷葫芦居尺牍,到风耳楼小牍
从十三朵白菊花看见自己
看见“我与非我”的约会
看见有一种鸟或人
看见街头书架已变成“冢前的荒碑”


是的,在这里,在台北
在武昌街,在长沙街
在明星咖啡屋
在百福奶品店
每周三下午6点
你都会如约而至,几十年
风雨无阻
很多青年,像朝圣一样
踏着你的脚印来了
你没有家
这里就是你的客厅与讲堂
谈论诗歌文学社会人生
解答爱情友情困惑迷茫
朋友们叫你“地下文学院院长”
有时累了,或者无话可说
你就默默地坐在那里
听朋友们说
或者不听朋友说
只是坐在那里,像家长,像入定
即便无人来访
你也会准时坐在这里
因为这是你与这个娑婆世界的约会
因为“明星之约”,“百福之约”
像中式长衫和街头书摊
都是你的行为诗学
你坐在那里
不言,不语
就是一首禅意十足的好诗


是的,周公,循着熟悉的乡音
我走进了你的孤独
走进你的淡泊,朴拙,慈悲,坚守
走进你的热情,童真,诙谐,幽默
走进你纳入世界的胸怀与思想
写到这里,我的悲哀与心痛
已经消融一空
不再悲哀你的悲哀
不再纠结你的遭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心中澄明,皓月当空
现在,你已化蝶
化成一只穿越孤独国的紫蝴蝶
穿越娑婆世界
穿越文学与哲学
低低地飞,高高地飞
不再担心隔山,隔海
只把诗歌交予时间
若是想你念你,就捧捧读你的诗篇
你说,“若欲相见,只须于悄无人处呼名,乃至
只须于心头一跳一热,微微
微微微微一热一跳一热”


    2014年端午节夜至6月15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