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立红诗歌:湖阳诗抄古蓼国遗址

(2013-12-28 15:16:40)
标签:

陈立红

古蓼国遗址

湖阳镇

文化

石柱山杂志创刊三周年

分类: 诗歌日记

湖阳诗抄(二首)
陈立红

 

  2013年12月21日回家,刚好碰上《石柱山》杂志举办创刊三周年座谈会,便和小惠一块参加了,算是与唐河文友们见个面。座谈会在湖阳镇举行,会前参观了古蓼国遗址紫玉山廖王庙、龙泉禅寺及楚长城遗址,见到水兵、王伟、丙生、喜成、少庚等诸友,不亦乐乎。这两首写得有些费劲,因为一开始没有找到题材的意义,不想写成单纯的游记诗,这样就耽误了时间。 
    
    古蓼国遗址


紫色的大客车
把文友们送到紫玉山脚下
迎接我们的是高大的
“古蓼国遗址”石牌坊
像矗立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
界碑,我们走近一步
仿佛就走进了历史
向上的路,蜿蜒上升


到达紫玉山顶
我没有看到古蓼国遗址
没有看到国王蓼叔安
如何疏洪治水,如何在蓼山脚下
挖两条人工河,一阴一阳
像两条流动的城墙
如何阻挡楚军的铁蹄,抵御侵略
如何城毁,国破,家亡
臣民四散各地,隐姓埋名
只把故国像姓氏一样藏在心底
只看见海内外的廖氏后裔
都来认祖归宗,朝拜蓼山
为叔安建庙立祠


是的,蓼国早就没了
但那片土地仍在湖阳
人民漂泊流浪世界各地
但血脉仍在,历史仍在,文化仍在
我这才发现,湖阳的土地、山丘
湖泊、河流、草木、石头
都是她的遗址
现在,叔安在雕像中复活
守望着湖阳古老的大地
新建的庙宇在云雾中耸立
一群群石头在山腰间匍匐,静卧
像一列列守护的士兵
是的,古蓼国的宫殿早已湮灭
但后裔仍在,只要人在延续
国就不灭,文就不灭


    在龙泉禅寺

 

文友们走进龙泉禅寺
有的点香,有的磕头
有的在看佛像新鲜的彩绘
有的在辨认柱础上的隋文
寺院的宁静顿时打破
像一阵风,在哗哗哗哗地翻动经卷


  观音微笑,端坐莲花
  千手高举,表示迎迓


我知道,修行是特殊的生活
晨钟,暮鼓,粗茶
诵经,唱偈,淡饭
在肉身的四周,竖起无形的墙
隔开万丈红尘和汹涌的欲望
把不生不灭的永恒留给世界
把心无挂碍的清静留给自己


  佛祖颔首,端坐莲花
  说法降魔,看破繁华


我和小惠来到二楼大雄宝殿
看见佛祖巍峨打坐,俯瞰万物,众生
一个老兄向功德箱捐款
然后,磕头拜佛
他说,释迦牟尼是个伟大的作家
写了很多经卷,就冲这
也应该拜一拜
我说,是啊,佛祖还是诗人
还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
这时和尚击罄,梵唱合鸣
异域的文风吹动心扉,古老,肃穆


  说法为经,浩瀚无垠
  万法归一,唯有心经


小惠说,咱也拜拜吧
我心有所动,便说,好吧
小惠去捐款,然后一起跪拜
双手合十,鞠躬,叩拜
如是者三
我想起2007年元旦
在泰山顶上的孔子庙
把第一次叩拜大礼,献给文圣孔子
后来去成都,在杜甫草堂
把第二次叩拜大礼,献给诗圣杜甫
其实,在小时候
每年过年也把叩拜献给祖先
现在,我郑重叩拜佛祖
只是尊重他的修为,精神
和创造的文化
佛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但人间的苦难却绵延不绝
信佛,只是心灵的安慰
对现实的野蛮却无可奈何


  大千世界,众生平等
  天下大同,万世太平

 

2013年12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