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童回忆录陈立红评论文化 |
分类: 文学评论 |
第二,为了发表作品,苏童研究编辑口味,写过一些迎合编辑的作品。作品在正式报刊上发表,对作者而言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对作品质量水平的一种检验。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将之总结为两把刷子,一是研究报刊特点,专门写一个报刊能发表的东西,以证明自己的写作实力;二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进行个人文学实验探索。只有这两者都能写,才能做到既能用正式刊物证明自己,又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如果只会一把刷子,那就会陷入无法自证或没有特点的尴尬境地。
第三,文学实验的东西通常都非常夸张,其实没有多少生活基础。把实验作品当作生活的镜像来看,很害人。苏童的《妻妾成群》就是这样。苏童说,他的小说《米》,他自己现在都不去看,那是先锋实验时候写的,杀气腾腾,人性世界的内心的黑暗,要求最大值,所有的人物加起来没有一点温情。邻居问很正常的人怎么会写出这么变态的东西?后来都不跟他说话了,他有了孩子后自己也不看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莫言的作品,也可作如是观之。
第四,苏童为了发表作品,到陕西去拜访贾平凹、陈忠实。这种豪情很有意思。在80年代,文学青年全国走动拜访名家或文友很流行,现在被困在物质、金钱和工作之中的文学青年只能在网上吐槽,那种周游全国的景象已经难以想象。
总之,我从事写作30年,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很多,我在网上讲话都是发自内心,从来没有敷衍。因为时间和精力,很多话都是点到即止,没有时间进行详细论述。有些年轻人看了可能不理解。但他们不去思考我为何那样讲,却企图用自己刚刚学到的理论驳倒我。说实话,我佩服各位的勇气,但可惜都是自以为是。因为实践经验永远大于理论。就像我在1990年写评论《Pass
故事》批评王蒙所讲“小说就是讲故事”一样,过了20多年再看,才知道人家是小说家的经验之谈。可惜,我那时迷恋现代派根本听不进去,写的小说是反故事的“三无小说”(无主题、无故事、无情节,只有情绪),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乱批一通,结果却是在自己的观念里打转转,蹉跎了青春时光。现在想来,真是可惜。这是我看了苏童这篇报道的感想,希望年轻的文友们看后能够理出自己的思考。
苏童自述写作转变:有了孩子后想法变了
作家苏童坦承当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时有功利心:在不停遭遇退稿打击后,开始研究编辑的喜好,琢磨怎样写能发表出来。
苏童昨日做客华中科技大学,为中文系学生“讲课”,开启他在华中科大近两周驻校讲学活动的首讲。昨日下午天气闷热,掌声中他走上讲台,开宗明义要为学生们“画一幅自画像”。
给贾平凹送过烟
苏童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曾坚持写诗,那是一个文化热的年代,他班上40多人都在写作,有一次看到同学的一行诗,“产房在太平间的底下”,把自己看傻了,自愧不如,于是放弃写诗,开始写小说。
“那个年代,把钢笔字变成铅字,是梦寐以求的事。毕业后到南京做老师,两年陷在小说中,神思恍惚”。
苏童回忆,当年还曾到西安找贾平凹投稿,贾平凹当时抽8分钱一盒的烟。他拿出工资的很大比例,买了8块钱一包的好烟,递给贾平凹,贾平凹立时目光炯炯,结果一包烟让贾平凹给抽完了。
“当时还找过陈忠实,陈忠实在自行车库里写作,对我很客气。”苏童说。
后来去《钟山》做编辑,那几年一直在听在想,开阔了视野。1987年退稿少了,写作的路开始走顺了,不过听到骂声,说苏童的小说算个屁,连个故事也没有。当时受西方作品影响,要标新立异,要做先锋,有故事的小说觉得太浅。“但那骂声我听进去了,开始考虑将来我的写作会是一个什么面目,于是去问马原,马原说回到古典和现实,我想带头大哥也要改方向,何尝不可往后退一步,于是出了《妻妾成群》”。
很正常的人怎么写这么变态的东西
在互动环节,有学生问,你笔下女裁缝试穿寿衣,就死掉了;在你的短篇小说集里,20多个短篇里的人物,都是非正常死亡,这是为何?
苏童说,有些根据故事发展需要,是必须要死的,有些是可以不死的,开始没意识到,这些年意识到了,找原因,发现是有问题。“我对死亡有情结,因年幼时得病的经历。这一点是不太好,这几年我意识到,就死的少了,写得更费周折。人的命运往何处去?通常小说家并没有想好,小说家写死亡是最简单、最痛快的方式。”
《妻妾成群》的故事是怎么来的?苏童说,自己没妾,祖辈也没有,小时候好奇,街边有个老妇,戴眼镜,看上去很慈祥,后来听说竟然是个小老婆,原来以前是这样的家庭关系!小说最重要的部分必然是虚构的。一个作家的眼光,贴着生活低空飞翔,生活绝对不代表他的小说世界,小说也绝不是其私生活的反映。
苏童说,他的小说《米》,他自己现在都不去看,那是先锋实验时候写的,杀气腾腾,人性世界的内心的黑暗,要求最大值,所有的人物加起来没有一点温情。城镇工业的尖锐对峙,仇恨,矛盾最大化的求解,写一个噩梦,邻居问很正常的人怎么会写出这么变态的东西?后来都不跟他说话了。苏童说,有了孩子后,他不看这部小说了。(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2013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