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18年写6首关于屈原的诗歌

(2012-06-20 10:18:34)
标签:

陈立红

诗歌

屈原

端午节

文化

分类: 诗歌日记

  说明:在我28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有十多首作品写到屈原。其中六首是直接描写屈原和端午节的。我对屈原的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在逐渐深入。今后也许还会再写屈原。在2012端午节到来之际,现将其中六首和一篇短文选发如下,请大家批评。 

 

端午节感怀:诗人对于时代的意义 

 

  今天是夏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有一个说法,叫诗人节。 

  这是因为,两千二百多年前,在诗人屈原投江殉国之后,我们的祖先在传统的端午节中注入了怀念诗人的基因。两千二百多年来,这一传统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代代相传,山脉一样蜿蜒起伏绵延至今。 

  不管世道人心如何变迁,不管诗人节的说法或隐或显,屈原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意识,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顽强意志,在草莽蔽日的历史的山脊上傲然独立,像一个顶天立地的醒目的标识,让历代文人墨客心悦,令历代统治权贵诚服,至少是表面的诚服。 

  从屈原开始,诗人的形象总与高洁,忧郁,狂放相连。到了魏晋时期,权贵政治的天空黑云更浓,诗人愤而退入山林消隐遁世放浪形骸,以袒露肉体自戕精神的极端方式向黑暗的天空表达无言的蔑视。这大约就是现代诗人放荡不羁的源头,或者另一种基因的返祖。 

  从屈原开始,诗人都是天真的,纯粹的,以理想的目光审视循环往复的时代和人生。当人们被物质的现实挤压得难于呼吸和视听的时候,是诗人以敏感的神经最先发出反抗的声音。尽管这些声音总是有些狂妄,清高,或者自以为是。但是,已经过往的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诗人的直觉敏锐而真实,世间的苦难总是凝聚在他们的心头和笔端。作为诗人,其实我并不想遭遇困苦,更不愿以暴露自己的伤口博取世俗的同情,但是内心的良知却无法回避一个时代的阵痛。古人云,国家不幸诗家幸,但我要说,如果天下太平人民幸福,我愿意封笔做一个普通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就是诗人对于时代的意义。时代总是骄傲的,自满的,总以物质的、短暂的成功掩盖精神的颓废和长久的黑暗;总以光鲜的绘画、高大的围墙遮蔽贫困的黯淡和丑陋。诗人是用树棍捅破高墙缝隙的小孩,看似顽皮,天真,但那高大的围墙其实虚弱不堪,经不住一枝细小尖锐的真实的树棍。这个捅破高墙的树棍,就是诗人手中伏案疾书的那支笔,在互连网时代就是键盘和连接世界的那根细细的网线。 

  现在,当端午节开始怀念诗人屈原,当诗人节开始走进时代的荧屏,我希望这是一个民族清醒、崇高、圣洁精神的重新凝聚和生成,而不是权贵无视百姓疾苦粉饰太平的附庸风雅。 

                   2010-06-16 14:02于北京

 

  屈原今天自杀 

 

屈原今天自杀

你来到汨罗江边

你想用两千多年前的江水

漂洗两千年多年来的灵魂

但战争的黑血,污染了万年圣水

横贯诗经和史记的甘泉

还在谁的心中流淌

湘夫人已走出了诗歌的意境

在大款的别墅里对牛弹琴

朱门的酒肉有冰箱冷柜

再也不会臭名昭著了

唐朝的冻死骨也可以潇洒走一回

去公安局留影,到火化炉观光

唉!麦子,人民一样的麦子

廉价的麦子,比金子更贵的麦子

有谁把她放在心上

挂在嘴上的总是口号

写在奏折上的总是谎言

你这才明白

对楚国的一腔热爱

竟是单相思

 

屈原今天自杀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

跟二十世纪,跟九十年代

跟我们没有关系

我们只管煮蒜、吃粽子、喝雄黄酒

我们只管鱼肉,只管过节

屈原最后的呻吟如冰镇啤酒

在我们的喉咙里咕咚咚下咽

哎,现在几点?这是猴年马月

还早,还早,来,干

 

屈原:你闭眼吧

别睁着死鱼目的白色看我

我们没-醉

真的,没—醉—— 

 

         写于1994年端午节,收入诗集《文明的呼唤》

 

 

  进入屈原体内的水

 

进入屈原体内的水

是痛苦的。她的平静

被诗神打破 

 

厄运笼罩人类和精神

波涛汹涌的已不是诗的浪花

而是大江大海的水不堪重负 

 

啤酒,矿泉,果汁,言语和心

泛滥的水,现代的水

在思想的杯子外干渴 

 

如未饮一字的稿纸

天河的波光

招谁的魂 

 

      1994年12月6日于北京,《诗刊》1996年第7期发表

 

  香草美人 

 

      1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我坐在禅室的幽深中,回到两千三百年前

眼前晃动着木兰的坠露,屈子身佩香草,行吟泽畔

想象美人,美德,嘉树一样在世上婷婷玉立 

 

是的,先生,我闻到了兰草的香氛

一直在历史的深谷中,星辰一样闪烁,绽放

端午节把你亮在荧屏,现实的阴影暂时变淡 

 

      2 

香草在溪边等待美人,诗人在长路丈量人生

岁月芜杂蓬勃滋长,无法遮蔽兰蕙的香馨

你是纯粹,清新,幽雅的意象,你是大地的精灵

在时光的雕塑中善然独立,卓尔不群 

 

哦,香草,美人,你在诗人的梦中淡出

花瓣一样婉转绽放,朝夕吐露着芬芳的心声

突破世俗的河流朔江而上,梦的手指握紧黎明 

 

    2010-06-15 16:35于北京

 

    屈原投江之后 

 

屈原投江之后,中国的水便失去了平静

天空碎了,灵魂的碧和蓝,纷飞如雨

心中的洪泛滥不止,年年不息 

 

那时我在江底,看见屈原的头颅和身躯

像石头,破水而入,水面的雅颂或者歌唱

马上乱了。而深处的仪典才刚刚启幕 

 

其实,我是神鱼,诗人的命运早已了然

我从东海来到汨罗江,来到屈子行吟或者

哀哭的水边,只为守候最后的时刻 

 

是的,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初的时刻

无尽的水,淘尽了屈原的呼吸,脉动

淘尽了人世的苦痛和屈辱,死,或者生 

 

是的,屈原死了,我把他的遗体送回故里

把诗人的魂魄带回东海,带到纯净的深蓝之中

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心却静如宝石 

 

诗人啊,不管黑水,白水,还是黄水

都历尽高山,沼泽,满身芜秽,万千的水

都要流入大海,才能获得最初的纯洁和宁静 

 

    2011-04-30 23:22于北京,《躬耕》文学2012年第2期上旬刊发表

 

  端午节 

 

那天早晨,从火车站接你

我不知道这天是端午节 

 

然后沿着西三环一路向北

晨光洗过昨夜的小雨,清新,湿润

街道干净,绿树葱郁,让人感动

只为迎接你和节日的到来 

 

吃早餐的时,看见还有粽子

我才想起今天过节,吃着

香软的粽子,想着诗歌,屈原

那黏黏的香是千年不变的情愫 

 

是的,在端午节相见

不一定就是屈原,而是他诗中的

香草,美人,是你我心中的诗歌精神

在艾香飘缈的雨后的清晨 

 

    2011-06-06 17:32 于北京 

 

  每一年都与屈原重逢

 

每一年都与屈原重逢

在端午节前后,他以艾草的香苦

萦绕在我的门楣和房前屋后

 

我看不清他的面影

也拽不住飘飞的衣袂

只能从汨罗江两千多年不变的流水

倾听诗人遥远的叹息

我把粽子投进想象的江水

让疾驰的龙舟追赶漂流的灵魂 

 

一年一度,这个节日

让我们与诗人屈原不期而遇

人们擦肩而过,浑然不觉

粽子、艾草、雄黄酒已头插价签

街衢的熙熙攘攘只是过节

只有内心的良知才能聆听民间

诗人的慨叹激荡夜深人静的河流 

 

其实,每一天

我们都在与诗人屈原重逢

从诗经的文脉流过楚辞的山峰

已是长江、黄河最高的源头

时光淘洗的是历史的浮华

哀郢的离骚,夜夜惊心 

 

    2012年6月19日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