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创作的青春期:简评寒雪诗集《来自黑暗的向往》

(2011-08-24 17:53:38)
标签:

陈立红

诗歌

评论

创作

青春期

寒雪

诗集

黑暗

向往

文化

分类: 文学评论

寒雪首部诗集《来自黑暗的向往》顺利出版

 

寒雪(雷雯霈)诗集《来自黑暗的向往》,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好像是月初,忽然接到一个短信,说,我是丘河的朋友寒雪,刚出版诗集,请把地址发来,给您寄一本。我不认识“寒雪”,但认识丘河,就回短信把地址发给他。其实,我的地址是公开的,在博客上写得就有。寒雪可能是想用这种方式,试探一下我是否接受。记得几年前我曾经说过,收到朋友们的赠书,要写下阅读记录,算是不辜负作者的一片苦心。但因为忙于事务,后来发现很难做到。现在我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三四本诗集散文集,像躺着的惊叹号一样时时提醒着我,还没有阅读。

 

  出书是非常庄重、也非常艰辛的事情,所有的作者都希望听到回音,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昨天下午收到了寒雪的诗集《来自黑暗的向往》,没顾上看,今天下午快下班才得空把诗集阅读一遍,决定用晚上的时间写一点感想。因为寒雪很年轻,今年27岁。看他诗集的时候我总在脑海进行比较,自己27岁时在哪里?在写什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渴望?这样一想,我就觉得有些话说。

 

  从诗集所选的作品来看,寒雪很有才气,也很有想法,但诗歌创作还处在青春期。诗人里快和王克楠在序言中,对寒雪作品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概括。里快认为,“寒雪用他诡异、峻峭、尖锐的目光审视大千世界,茫茫红尘。”“通过他的诗歌,在哀婉、愤懑中,顽强地追寻和构筑着一个像雪一样纯净的世界;而雪的世界,就是诗人灵魂的世界。”“渴望自由,充满了叛逆。”王克楠认为“寒雪用童心创作,是用灵性写作,他把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十分真切地写进了诗歌。”这些概括可称为是寒雪诗集的形而上的总体印象,但我想着重指出的是,从寒雪作品的具体细节来看,他的诗歌创作还存在着十分醒目的青春期烙印。

 

  第一,诗歌形象化思维较弱,意象处理比较简单。诗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塑造意象、营造意境、传达意味的艺术,没有语言的形象化,诗歌就显得生硬、干巴、无趣。简洁明快是特点,但也必须有鲜活生动的独特意象和出奇制胜的独特韵味,另外还要特别讲究结构。结构是诗人成熟的重要标志,无结构可谓无诗。

 

  第二,诗歌语言受早期朦胧诗影响比较深。确切地说受顾城、梁小斌和海子的影响比较明显。诗歌创作的初期要有所借鉴,但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回避和超越,否则就会被原作固形而无法走出。学习前辈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超越,而不是为了仿效。进入新世纪以来,诗歌语言已发生深刻变化,经验叙事等复杂诗歌语言模式值得重视和借鉴。

 

  第三,诗歌作品内涵和意义的挖掘需要更深一步。诗歌创作初期或者一个作品的开始,往往是灵感来袭,随手写下。这样的创作有时有佳作,但大多数时候只是意象或场景的碎片,需要冷静修改并赋予意义,才能成为作品或佳作。现在,诗歌的“无意义”现象非常普遍,还未引起诗坛的足够重视。

 

  青春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青春痘并不可怕,有时还是青春和美好的象征。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道青春期的局限和毛病究竟在哪里。青春的美好在于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不是粉刺的赤红和肿痛。就中国诗歌而言,新诗创作的青春期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甚至到老也满含青涩,没有成熟。这是我的经验和体会,直言相告,只希望寒雪和像寒雪一样年轻的诗友们能少走一些弯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