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粒中国煤炭或麦粒的审美与审视

(2010-06-08 23:00:20)
标签:

好诗

煤炭

麦子

审美

审视

社会问题

文化

分类: 文学评论

刚才回复博友的留言评论,触动了敏感的神经和思绪,便多写了一些。对于一首作品的评价,因为阅读者所站角度与立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评价。现将两则评论与回复抄录如下:

 

  一、关于《麦杆紧紧地抓住土地》

 

大宝2010-06-07 00:54:24

人类已拿走了麦穗
  颗粒饱满的麦粒挤满麻袋
  透过粗麻和车厢的缝隙看见
  麦秆还站在地里

——含义非常深刻!就象工、农被榨干油水后失落、痛楚、绝望的感觉,工人被赶出工厂的感觉是这样,农民失去土地的感觉也是这样,他们对曾经生产、生活、劳动过的地方恋恋不舍,充满感情,可是你生命的精华和时光已经被人掠夺走了!读后,一种被捆绑的感觉让人心灵酸楚、颤励、疼痛,久久不能平静、不能释怀!

诗歌《麦杆紧紧地抓住土地》已经达到了极其高的境界,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已经融合为一了,看物就是看人,看人又与物何异呢?这种对人的生命及万物饱含的深情、关注、倾心太难得、太可贵了!我仿佛看到了杜甫,你就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的风雨变换、人间的喜忧冷暖、人情的悲欢离合。祝福!祝福!

 

博主回复:麦子的伟大在于,吮吸雨露、阳光,结成颗粒饱满富含营养的面粉,养育人类的生命。麦收之后,麦子就不见了,但麦茬却要很久很久留在地里,我看见后便心有所动……你这样理解是我不曾想到的。或者说,这首诗还没有完全写成,因为我还没有理清那一瞬间的感触意味着什么,只是把这个瞬间的感觉和意象记录下来。也许有很多指向不明或者模糊的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的诗作确实强调社会性。因为我就生活在最低层,深知人民——特别是农民的苦难,对此,我不能熟视无睹。愿以屈原、杜甫为师,但离你的期望还很遥远。愿继续努力!为我们所历经的时代画像存照。问好!


    二、关于《亲爱的煤》

 

泉水湾2010-06-05 17:18:12

感谢立红的推荐,见识了好诗。
  “
那是一块煤,又返回了
  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

——诗中全是好句子,能突然逼近我们生命本身,有美感,有张力,有厚度。
  也一样欣赏上面大宝的诗。山西洪洞县新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那件事被我记在了日记里,当时我随笔写了“关于两个人名的猜想”很是浅薄,但是表达一点对矿工兄弟的“阶级感情”。王久辛说“亿万年前,你是我;亿万年后,我是你”,大宝说“我是死亡的105位矿工兄弟之一”,俺写不出那样有力度的句子,而我也要说,自己的命运跟矿工的命运有什么两样呢?

 

博主回复:好诗给予我们的震撼和感动,让我们回归生命本真。有时好诗是可遇不可求的。《亲爱的煤》这首诗侧重表达的是煤的自然的形成与生命的再造形式,是审美的。

大宝留的诗我没看到了,可能被网管机器人自动和谐了。大宝所表达的是,煤矿工人为了谋生以生命的代价在黑暗的深处挖煤,这煤便浸透着民工的血汗,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因而,两者是有差别的。

是的,在每一块中国煤炭都浸满民工血汗的当今时代,在我们“审美”、“欣赏”一首关于煤炭的好诗之后,确实要侧耳倾听来自地心的挖煤声。经过深厚岩层的层层过滤,这些微弱的呻吟很难触碰我们的听觉。但因为有大宝这样的挖过煤的网络诗人在,他的留言尖锐刺耳,我们通过他的感知,恍然听到在《诗经》里回荡的砍砍伐檀,听到西里西亚织工为德意志猛织尸布的三重诅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