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熠的短信:纪念周熠老师逝世2周年

(2009-08-23 00:15:00)
标签:

周熠

短信

纪念

逝世

2周年

陈立红

南阳

情感

分类: 岁月随笔

周熠的短信

——纪念周熠老师逝世2周年

陈立红整理


  在我的手机中,有一个短信文件夹叫“周熠”,里面存着我和周老师往来及与周老师相关的短信40条,是2007年8月23日得知周熠老师逝世后怀着巨大悲痛从“收件箱”和“已发信息”中挑选出来的,为的是留住一份纪念。来北京后因为忙于工作疏远了文学,与周老师的联系比较少。后来周老师使用手机后,逢年过节给他发个短信表示敬意。周老师很认真,每次都要回复,给予关怀和期望,令人感动。2007年,我在短信中与周老师约好,7月中旬回去看他。没想到因为单位的事情没有回成,让周老师的“至盼”落空。又过一月竟传来了噩耗!我的悔恨真是无以复加!在周老师最后的日子里,我没有如约前去看望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时间总是匆忙,一转眼,周熠老师离开我们已经2周年了!现在,我把这些短信记录下来,留下老师最后的文字,以表达我深深的悔恨和无限的怀念!

  2006年9月8日下午,收到一个寄自北京本市的大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周熠老师的新著散文随笔集《红尘草色》,扉页上有周老师的题签“陈立红先生正之/周熠丙戌秋”。非常高兴,马上发短信汇报:
  “周老师:您好!大作收到,感谢惦记,一定仔细学习。您在北京吗?若在请告一声,我去看您!陈立红”(14:46)
  过了一会儿,周老师回信说:
  “立红 你好 我在咱们南阳 是请去北京的家兄代劳 周熠”(15:23)
  一句“咱们南阳”,感到特别亲切。请年近七旬的家兄从老家千里捎书到北京,更让我感动!周老师大约不会使用手机的标点符号,全用半角空格代替,像写新诗一样。我忙回信说要认真学习,争取写个评论,到时候再向他请教,回南阳时再登门看望。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评论一“写”竟是大半年!

  2006年9月底,南阳作家水兵和作协秘书长刘正义来京办事,约好晚上在南阳驻京办见面。因为中秋节临近,去的时候我带了几盒月饼,让他回去的时候捎给我熟悉的周同宾、周熠、廖华歌和张克峰四位作家老师,表达一点心意。10月2日中午,收到了周熠老师的短信:
  “立红 谢谢你的慰问 千里之礼甚感 其情其谊难得 你年轻好好发展 早晚回来见见为你浅酌 祝节日快乐发达 周熠”(12:17)
  周老师生病后说话都很困难,这也是不敢给他打电话的原因,只能发些短信。他说“浅酌”,更让人心酸,因为生病后他就戒酒戒烟了,常常是“客来茶当酒”,或者是倒酒让客人喝,自己却不能喝了。忙回短信:
  “周老师:我在年届不惑之际读到你的新著,感慨甚多!为你累受病患折磨唏嘘不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切望保重!祝您身笔俱健!立红”(12:40)

 

  周熠老师是一个认真细致的人,逢年过节时给他发短信或寄贺卡,他也要回短信表示谢意。2006年12月31日晚上,收到他发来的短信:
  “贺卡收到谢谢 至此谨祝新年快乐并深谢对我的关照之忱 周熠”(20:09)
  收到这封短信时,我正在五岳独尊的泰山极顶上,在淋漓的大风中感到特别温暖。我是独自一个人从北京坐火车来登泰山的,想找一找“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写一首诗作为凝结半生心血的诗集《文明的呼唤》的压卷。年届岁末,便在泰山顶上写短信向各位老师和朋友们祝贺新年:
  “我在五岳独尊的泰山极顶为您祈福!祝您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如岩岩泰山,幸福如青青巨松!才思如天街的云雾变幻无穷滔滔不绝!健笔如泰山极顶飘洒的雪花汪洋恣肆一泻千里!陈立红”(20:24)
  周老师马上回信:“谢谢立红 祝旅途平安圆满 周熠”(20:26)
  2007年2月18日是春节,周老师在大年初一上午8点半发来了贺年短信:
  “大年初一 南窗的晨曦唤醒我 我的第一个心愿就是遥祝远方的小老乡立红新年安康万事遂愿!”(8:33)
  这让我非常感慨。我不知周老师的“南窗”是在家里还是在医院?

 

  2007年5月,由水兵主持编辑,在《南阳人物》杂志推出一期“南阳青年作家专号”。我算一个,集中发表了11首诗歌作品,还配发了作者介绍、评论和几幅照片,算是一次集中展示。5月26日收到样刊后,我就给周老师发短信汇报,询问他的看法。
  “周老师:您好!《南阳人物》第五期刊出“南阳青年作家专号”,我算一号,集中发表了11首诗。不知您是否看到?请多指正!”(21:42)
  短信没有署名,没想到闹出了插曲,周老师弄不清我是谁,因为他刚好新换了手机,就马上发短信问:
  “祝贺你!我寥寥寡闻!回头读读 你哪位?”(21:42)
  我忙回短信:“您好周老师!我是陈立红啊!请把我的手机号存您手机中,我的号码永不变——除非中国移动公司倒闭。您主持《白河》副刊期间发我很多作品,对我学诗和成长诗巨大激励,在我年届不惑之际回首看时,充满感激!如来京,请给我打电话。陈立红”(22:00)
  第二天早上6点半,周老师回信了:
  “哦是立红!前时水兵还写我一文,由头就是你于京捎递的中秋月饼!因手机储卡有故,名字丢失不少,现重新录入,再来信就显示了。为你高兴和欣喜!很想念你这样仁爱的昔日的年轻作者!我近年病厄多难 谢谢你春风般的眷顾!你有出息有为我沾光!周熠”(2007年5月27日6:28)
  我忙回短信:“谢谢您惦念!读了您的书,才知道近年您为病所累,牵挂不已!我是一个不善交际不会表达的人,前几年回老家路过南阳,曾想去看您,匆匆忙忙却没见上。今年初原计划借张传奇《世典》研讨会回去,但因为经费无着开不起来,所以仍未成行。我七月中旬要回老家办事,到时候先拜望您!祝您身笔俱健!”(8:49)
  这里所说的“七月中旬要回老家办事”,其实是指我母亲病逝一周年,要回老家坟前祭奠。因为周老师病情很不稳定,担心他触景生情,所以没敢明说。其实,周老师早把生死看得很透,他在《生死之间》和《人生何所似》等多篇散文随笔中,对生死、人生、灵魂的意义进行了精妙的阐发。
  周老师回信说:“谢谢并盼望你回家来见见 人之将去 尤为怀旧 更想见你这样的投桃报李人!你千里返乡宜从简从朴 我愿清茶素食待客 心里几多畅快!至盼!周熠”(8:56)
  当时看到这封短信时,深深为周老师的真情所感动,但却并没有将“人之将去”看作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表白,而是误判为是对病体的自谦。我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误判使我失约,让周老师的“至盼”失望,让我错失了看望老师的最后机会!我回短信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每每回首,恍如昨日。您的嘱咐我记住了。您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请多保重!为您祝福!”(9:08)

 

  虽然年龄悬殊,但通过这些短信,拉近了和周熠老师的距离,心灵之间仿佛有了感应。收到周老师的新著《红尘草色》大半年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写好了一篇评论《生命之书》,正准备给他汇报时,却收到他发来的短信。原来,端午节到了。
  “细雨湿流光,开窗闻艾香。遥祝吾弟及家人端午节快乐!周熠”(7:39)
  2007年6月19日是端午节,这是周熠老师在早上7点半发来的短信。从两句诗来看,周老师心情应该不错。我忙给他回信,告诉他评论已写好:
  “周老师:您好!这几天一直想给您发短信,大著的读后感写好了,想寄给您看看是否有误读?但又担心给您添麻烦,所以犹豫之中已过了两周,后寄给张克峰老师让他把关,他说很好转给了副刊崔伟,近期将刊出。稿子叫《生命之书》,写了五段:一是认识你的经过,二是田中禾、韩石山、孙晓磊等评论的特点综述,三是大作对社会、人生和生命的意识与感悟述评,四是大作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南阳作家群的成长,五是期盼你集中题材创作系统性新作。南阳的小雨湿了北京的昨夜。祝您端午节快乐!”(8:31)
  周老师立即回信说:“太难为你了 这我均不知 近日总在不适中 遥想旧雨尚可慰 经济日报副刊初志英还有文艺报中情报都有朋友 今日云散且无副刊了吧 委屈了大评!再谢!”(8:32)
  “近日总在不适中”,让人感到担心,病情可能有起伏。从上下文看“今日云散”一句比较比较费解,好像是按错了,也可能中间漏掉的有字句,看来老师是忍着疼痛在发短信。
  7月16日下午3点半,突然收到周老师一个奇怪的短信:“小马扎坐”(15:32)不知道什么意思?周老师是一个细致的人,不会发不着边际的短信,大概是无意间压着手机自动形成并自动发出的。
  7月27日下午6点半,收到克峰老师短信,告知《红尘草色》的评论已经发出。晚上10点多,给周老师发短信汇报,并告诉他七月份回不去了:
  “周老师:您好!克峰老师发短信说,评论今天发表了。如有不妥之处,请你批评指正。本来计划中旬回去,因单位事多走不了,只有推迟。前时又读到您的新作,很高兴!祝身笔俱健!陈立红”(22:49)
  第二天早晨7点,周老师从病房发来回信:
  “衷心感谢你啊立红!我在住院熬命。昨天听探望的同事说了。鄙人命薄 大劫难逃 未知还能否与可仁可才的小陈一晤而谢?悲哉!保重吧立红 再谢!周熠再谢于病房间之晨。”(2007年7月25日7:02)
  早上刚开机就收到周老师这样的短信,一看大惊!马上发短信安慰他:“你一定要配合治疗,现在医术发达,会治好的!我争取早日去看您!为您祈福!祝您长寿!”(7:51)
  “住院熬命”,“大劫难逃”,看来病情相当严重。现在,当我照着手机一字一字地录入短信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无穷的悔恨!当时,我虽然已经感受到周老师病情的严重程度,但是,我却没有想到他会在一月之后便决然而去!如果知道生命如此仓促,说什么也要扔下工作回去看望的!!!
  周老师回信又是感谢:“贤哉立红!好感爱你 真的 想你这样的好人”(7:59)
  当时,我在匆匆忙忙的上班路上,看着短信想着周老师的病痛和极其瘦弱的身体,车窗外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车厢内是拥挤闷热的混浊空气,内心里却是极度伤感的悲凉,我不知该如何回复周老师。到了单位平复一下纷乱的思绪,写了一封长信劝慰老师:
  “您现在住院,要好好养病。‘养病’是中医的说法,很有哲学内涵,是全局观,注重全身机能的调理,与西医‘治病’的局部治疗理念有所不同。因此,在有病治病的同时,还要注意休养。要保持心情舒畅,增加营养,适当锻炼等等,不要有悲观消极的闪念。病既然来了,那就权当体验,等身体好了,再写大块文章!每遇大事有静气,古话说得多好!务请您静养蓄神,一定会早日康复!”(8:26)
  之后,我又给张克峰老师发短信,询问周老师的病情。张老师说,是癌症,动了三次手术,两年多了。看来病情确实严重。周老师没有回信,我心里很担心。

 

   过了一周,7月31日中午11点,突然收到了周老师的回信:
  “立红 大评看了 你的养病至嘱也品味 很开茅塞 我谨行忘年交的挚劝吧。你好好干 多有为 健康兴达!周熠”(11:16)
  这是周熠老师2007年7月31日中午11:16发来的短信。我没有想到,22天后的深夜,他竟然跃窗驾鹤西去!这则短信成了他给我的最后的遗言!

  8月23日中午,我接连收到南阳文友发来的短信:周老师昨晚走了……

 

  周熠老师真的走了?!我看着短信无法相信!就连忙打电话询问,是的,周老师真的走了!……在巨大的悲痛中,我上网查询周老师的资料,发现很少,便联系新浪网立即开通了“周熠研究”博客,我希望互联网能把老师的风范与作品传播的更远……

 

  在周熠老师最后的日子里,我没有如约前去看望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夏天的屠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