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米贵与北京房贵

(2009-02-17 23:41:03)
标签:

陈立红

白居易

顾况

长安米贵

北京房贵

杂谈

分类: 岁月随笔

  因为房子问题,这几天心情非常郁闷。晚上割肉七千三,疼痛之余,忽然想起“长安米贵”的典故,就搜索一下,看了白居易的生平介绍。古今对照,感慨万千。


  唐朝张固《幽闲鼓吹》云: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翻译成白话是: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都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著名诗人、著作佐郎顾况(著作佐郎系唐代秘书省著作局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顾况看到诗稿上写着“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住不容易啊!”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说:“好诗!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 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此传开了。这就是“长安米贵”典故的来历。

 

  再来看看白居易16岁写下的这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何以被顾著作佐郎如此赞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公元787年),诗人那年才16岁。此诗是应考的模拟习作。按科场规定,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诗要写得紧扣题意,起承转合分明,对仗精工,浑然天成。由于要求严,所以向少佳作。但白居易这首诗用词、寓意、韵律、描述、情感却俱佳,难怪顾况爱不释手反复吟咏!此诗遂成白居易的成名作。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成了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人们常喜欢用它形容顽强的生命力,或是比喻正义力量是无法扑灭的。

 

  另外,从这个小典故上,还可以看出名诗人顾况的率真可爱。年长者看不起年轻人是非常常见的,而能欣赏年轻人作品者,则需要敏锐的慧眼和博大的胸襟。顾况看白居易,很准,遂成一代佳话。

 

  顾况(727—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后任秘书省著作局著作佐郎。诗歌关心民生疾苦,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者和参与者,对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现在,金融危机还未见底,房价仍然居高不下。看看房地产商黑心加流氓的面目,真该让他们都破产!但是,因为他们已挟持了银行、房奴和全社会,真要崩盘不知会有多少人跳楼?为了社会和谐,还是不能崩盘的好。但是,我这个善良的愿望经得起这些黑心家伙们不停地挖墙脚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