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日记:一首诗被当着补白发了出来
(2008-08-05 21:46:55)
标签:
爱在中国行陈立红杉农诗歌日记空白文化 |
分类: 诗歌日记 |
今天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天时间。这两天在忙着策划一个奥运诗歌活动。
上午11点,诗友杉农先生从海淀开车过来取诗集。看看时近中午,便请他到位于崇文门兴隆街北京炸酱面馆小坐,聊得很开心。点菜付帐我拿信用卡居然结不了,他抢着拿出钱付了饭费。搞得我挺不好意思。之前,还叫单位的小吴来陪。
下午收到一本诗歌刊物,一首诗被当着补白发了出来。看着其他作者的诗作拥有整版两版三版的版面和那么广阔的空白,心里感到很失望,有些后悔提供自己的作品了。我这样想,这样后悔,大约持续了10分钟。再后来,我觉悟到不该如此狭隘。我这样想,说明自己还是一个俗人,还太在乎被人对待自己和作品的态度,还做不到那么纯粹。再在后来,我感到了这个后悔这个空白的“诗意”,她其实就是社会与人生的写照。我写诗有一个经验,那就读书读诗歌刊物,读到不好的诗我就超越它写出一首诗。
空 白
一首诗被当着补白发了出来
我感到很难过,仿佛心爱的孩子
在外面遭到了轻慢、侮辱或者暴打
关在一个黑暗的小屋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首先是从豆腐块、补白开始
一行行铅字,一级级楼梯
一个个栏目,一座座城池
你在稿纸上匍匐前进,夜以继日
穷经皓首,从几行到十几行
从补白到头条,从少年到中年
你渴望成名成家,篇幅的啤酒肚
越来越大,标题上下的空白越来越多
畅销滞销的书,拉了一本又一本
你感到很得意
其实,有很多很白,本来就是多余
这些空白不能增加半点诗意,
增加的只是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
比如名气、地位、虚荣心
当然还有肯定、尊重
人生与写作,真的很像
空间越来越大,空白越来越多
从儿童到暮年,从金笔到垃圾
往往是一步之遥,一夜之间
骨灰填补的地方才是
真正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