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楚丽:对待挫折的态度-读《登山》有感

(2008-06-25 23:45:43)
标签:

张楚丽

评论

陈立红

诗歌

登山

文明的呼唤

杂谈

分类: 诗集《文明的呼唤》

  陈立红按语张楚丽同学是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成都)学生,去年曾在我负责的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她身材单薄,但却充满力量,特别是她雷厉风行契而不舍的工作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诗集出版后,她在MSN上索书,就给她寄了一本,还告诉她,看完诗集要写读后感,没想到她真的就写了一篇发来邮件。虽然她并不学文科,对诗歌理论也不甚了解,但可以看出她确实有感而发。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这篇文章是在她进行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间歇写下的。在经历了特大地震灾难之后,她以这篇读后感表达了她“对待挫折的态度”,令人欣慰。在此祝愿灾区的父老乡亲都能勇敢地“跨越自己”,重建家园!

 

对待挫折的态度
——读诗歌《登山》有感
张楚丽
 


  “翻过胆怯,/跨越自己吧,/这时你才有新的高度。”这是诗人陈立红的诗集《文明的呼唤》中一首短诗《登山》的结语。是诗人对同龄人的鼓励,还是对自我的激励?读到此处,掩卷而思,内心充溢的奋发力量油然而生。


  《登山》是一首冷峻俏丽富有哲思的短诗,1986年3月27日作于河南桐柏,当时诗人还不满20周岁。显然,这首短诗是诗人的早期作品,但他的言说方式却非常冷静节制,显得成熟老练大气,仿佛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我们谆谆教诲人生的哲理。如果不知道诗人的生平,还真以为是老诗人写的呢。


  记得有诗论家指出,诗人是超验的,诗是神灵的代言,诗人以先知的名义命名事物。这个理论一语道破了诗歌的天机。但是,这个“天机”看似简单,却不是一般诗人所能理解、参透并觉悟的,有些人便生搬硬套胡乱“代言”和“命名”,以时髦理论指盲目指导创作实践,于是就出现不少疯疯颠颠语无伦次的诗人和颠三倒四莫名其妙的作品,害得我们年轻一代怕都读新诗了。因为去年曾在陈立红负责的信息部进行社会实践,一快共事数月,留下难忘印象,所以对他的诗集《文明的呼唤》非常期待。《登山》这首诗所表现出来气质,就是他为人、做事、作诗一贯主张的一个体现,这就是朴实、平和、冷峻、理智和充满激情。


  是的,山是美丽的,在我们观赏的时候;而山又是险恶的,在我们攀登的时候。正如我们在憧憬心中的梦想的时候,梦想是美丽的;而在我们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遭遇到许许多多挫折的时候,梦想却又是险恶的。这时,我们是会停止不前——“在山脚下徘徊观望”?还是会不轻言放弃——“在悬崖上探索寻路”?


  没有回答。沉寂的空气中,我想起了自己曾在《思维与智慧》杂志上看过的一则短篇寓言,名字叫《燕子的错误》。


  故事讲的是一只燕子在晴空中振翅疾飞,自在翱翔。一片白云从他身旁经过说道:“燕子,你真棒,飞得好快哦!”燕子听了昂起了头,骄傲地答道:“哼!那算什么,要不是空气的阻力阻挡我,我可以飞得更快的!”


  这时白云慢慢的变化,变身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神,原來白云正是天空之神的化身。
  天空之神对燕子说:“既然你认为空气碍着了你,让你飞得不快,这样吧,我就如你的愿。”只见天空之神先凹起胸腹,然后开始用力的吸气,将天空里的空气全部吸光,变成了一片真空。


  剎那间,失去了空气的燕子无论如何拍打翅膀也飞不起來,便重重地摔到地面上。于是,燕子才知道,一旦失去空气,就无法借着拍打翅膀來搅动气流形成升力,不要说飞得快,连飞都不可能。


  或许我们会和燕子一样,在飞翔时抱怨空气的阻力,孰不知它之所以能飞,是因为其有了空气阻力;或许我们会如《登山》中说的一样,在攀越高山时害怕她的陡峭险峻,却不知我们在赞叹她的美丽时,正是因为她的陡峭险峻和层峦叠嶂。这正是我们对待挫折常有的两种态度:一开始是胆怯,害怕困难;二是遇到挫折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抱怨不休。


  害怕困难,我们选择了“在山脚下徘徊观望”。抱怨挫折,我们就会如燕子一样,跌倒了,也不再有重新飞翔的可能。


  一句名言说得好:“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挫折是我们七彩人生不可或缺的一只黑色的画笔,没有这只黑色的画笔,我们便失去了从挫折中感受泪水、感受悲伤、寻找反省、成熟自我的机会。


  因此,我们不应该害怕困难,不应该抱怨挫折,而是应该勇敢地“翻过胆怯,/跨越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在攀越层层山峦后,迎来“新的高度”。这个“高度”既是大山的现实高度,又是社会生活的抽象高度,更是追求卓越理想的精神境界的高度!

 


  附:

 

  登  山

 

山是美丽的,
在你观赏的时候。
山是险恶的,
在你攀登的时候。

 

告诉我,你是在山脚上
徘徊观望,
还是在山崖上
摸索寻路?

 

我知道,
你走得很慢很慢,
像在墙壁上爬行的蜗牛。
翻过胆怯,
跨越自己吧,
这时你才有新的高度。

 

    1986年3月27日于河南桐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