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游记猪八戒唐玄奘王玄策 |
歪读名著之——猪八戒的高老庄为啥在西藏
读过西游记的人,可能对猪八戒这个角色非常喜欢,这个又馋又懒还好色的二师兄终究在高老庄,放过了高小姐,加入了取经队伍。
想想如今的七夕,再想想高小姐,二师兄会不会泪如雨下呢?
至于高老庄到底在哪儿呢?如果翻翻《西游记》原著就会发现,在到达高老庄之前,有人介绍:此地乃是乌斯藏国界之地,唤作高老庄。
乌斯藏在哪儿?细查查,乌斯藏应该是元明时期,对西藏地区的称呼。考虑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朝人,在写作时,可能是写顺了手,古今地名混用。但从西游记的地理角度来看,高老庄应该位于西藏地区无疑。
话说,唐僧跑西藏来干什么?玄奘法师在历史上前赴印度的去程和归程,基本确定,都是走西域,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回的具体线路可能不同),这牵扯西藏什么事呢?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吴承恩的神怪故事一流,但地理知识五流以下,唐僧的具体行进线路,动不动就打摆子。
打摆子的线路图(当然,也有人说唐僧的西游路线是擦着藏区过去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不知吴承恩老先生是有心还是无意,透出了乌斯藏这一笔,算一算,还是颇有深意的。
为什么呢?从唐玄奘法师去印度的前后来看,佛教徒从中土西行的线路出现了变化。此前,若是走陆路,基本都是走西域。而此后,则多是路经吐蕃,走西藏——尼泊尔——印度一线,虽然冒着高原反应的风险,却抄了不少的近路。
这个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就要从唐玄奘之后不久的一代神人,史上最牛外交官——王玄策说起了。
号称史上最牛外交官的王玄策
王玄策此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外交官,曾经多次出使印度,也是唐朝有名的印度通。曾著有《中天竺行记》,和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并称当时中国了解外部世界的双璧,唐朝政府还将这两部书兼容并蓄,编成了《西国志》,但可惜,除了《大唐西域记》流传后世之外,《中天竺行记》、《西国志》都失传了。
王玄策之所以去印度,还是托唐玄奘法师的福,跟印度统治者戒日王建立的良好关系(至于俩人见没见过面,似乎史籍无载);而王玄策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修理印度的篡权者——阿罗那顺,很多人更喜欢称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一人灭一国”。
在一人灭一国背后,也有一个隐藏的信息被后人忽略,就是从印度到长安的通路开通。这件事要牵扯到大家熟悉的一个藏族英雄——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的蜜汁微笑1
大家都知道,松赞干布娶了两个著名的公主,一个是尼婆罗(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一个是大唐的文成公主。与这俩公主同时的,还有两条道路的修建,一条就是从尼婆罗到拉萨的道路(个人推测,可能就是茶马古道的线路之一),还一条,就是著名的唐蕃古道,联通了丝绸之路和青藏高原。
尺尊公主和松赞干布结亲,在文成公主之前,所以理论上,在唐蕃古道彻底纳入中原王朝的视野前,从尼泊尔到拉萨的道路就已经开辟了,而尼泊尔和印度之间的联系更多,而且是从平原到山地,理论上这里的道路开辟更早。所以最迟至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这条从长安经吐蕃至印度的道路,就已经成功连通了。
个人以为,这条路其实应该存在的时间更早,只不过松赞干布是借结亲之际,将之彻底扩修,以利于大规模的商贸和文化交流。至于为什么唐朝(还有印度)不知这条路的存在呢?很可能是松赞干布奇货可居的心态。毕竟掌握一条中印之间的近路,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经济,如果让给其它商人,纵使可以收税,但也会打破自己的垄断。
这就跟张骞通西域时期,副使甘英在安息受骗一个道理(安息帝国夸张了渡地中海的难度,甘英最终知难而退),要是能让汉朝使臣和罗马帝国接上头,安息帝国可以大赚一笔的东西中间商贸易,岂不是要断?
这条路最终纳入大唐视野的时间,大约是贞观二十二年,超级外交官王玄策从吐蕃、尼婆罗借兵,修理完跟大唐对着干的印度军阀(或称邦国国王)阿罗那顺,待归程之时,吐蕃方面也派遣使臣,一同来献俘。话说王玄策落难之时,向吐蕃借兵,松赞干布最多只借了一千二百人,相比于尼婆罗借的七千人,简直是抠死了……而打胜之后,他们却来宣扬他们的功绩,这也……好吧,他毕竟也算帮忙了……
而从王玄策此次回归长安的时间看,可以说比之前大为缩短,又有吐蕃使者跟随,所以有学者推断,此次王玄策等人,就是走的这条印度、尼泊尔、拉萨、唐藩道。而此后,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也是在这条路上跋涉,还在小羊同以西立有一座石碑——大唐天竺使出铭。
而此后,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高僧玄照、道希、玄太、道方、道生等诸人,都是从此路往返求经取法。看来唐玄奘法师是够倒霉的,谁让他回来早了呢?(玄奘法师归国,是贞观十九年正月)
http://s7/mw690/001kd6gxzy7dVCMZ48K46&690
我们可以大胆的胡想一番:也许天竺的佛陀们,不知听哪个喝醉的吐蕃人说起了,有一条穿越青藏高原,连接中原和印度的近路。所以特别差遣了被打下界的前天蓬元帅(也是预备的取经人选),前去西藏一带的高老庄去作侦察,结果没成想,天蓬元帅也许因为两千锤的重责,被打糊涂了,一时心急,错投了猪胎,接着就是在云栈洞跟卵二姐鬼混,又到了高老庄当女婿。
至于近路在哪儿的问题,因为吐蕃人的守口如瓶,猪八戒和佛陀们并没有搞清楚,所以待唐僧到了高老庄之后,还是没能找到,这样,玄奘法师不得不重回西域,老老实实的走这条传统的丝绸之路。
试问,不知是松赞干布的瞒天过海做得特别好,连佛都瞒过了?还是佛本身知道这条近道,但因为走这里收不着沙僧,而且凑不齐九九八十一难,干脆就把唐僧赶回丝绸之路了呢?不过有一个人,也因此而受益了。
不过倒霉的是,玄奘法师归国三年多以后,印度、尼泊尔、拉萨、唐蕃道这条近路,终于通过王玄策的旅行,让中原求法的高僧熟知。不知玄奘法师会不会慨叹自己跑了那么些冤枉道呢?
http://s16/mw690/001kd6gxzy7dVCOEwOz9f&690
http://s6/bmiddle/001kd6gxzy7dVCP1f9zb5&690
有关于王玄策这个牛人,本人还有一系列的资源可以跟大家共享。
如果大家想快速了解王玄策此人,请刷码看这期铲史官漫画,助您三分钟了解王玄策的事迹~
http://s10/mw690/001kd6gxzy7dVD247wZf9&690
若您希望看一些磅礴大气的,可以选择看档案的这期纪录片——
如果您更希望通过读书,了解中印这段不可不说的历史,这里给您推荐图书——
http://s12/mw690/001kd6gxzy7dVDqGPKr3b&690
上喜马拉雅,搜索饮马天竺也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