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情私语 |
大林每次出门,总会在口袋里揣上门书的~
在车上、休息、等车~
在哪里都会看看书~
也许这十几年养成的习惯已经不好再改了~
但还是保留下来了~
最近看了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尔兹写的《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
这本书写得实在是不错~
我很欣赏,也给你推荐下~
希望你有时间可以购买本看看
也就几十页的书~
书中向读者展示这样一个真理:人类的伟大正在于人类理解痛苦,知道痛苦是痛苦的;然而正因为人类理解痛苦并与之搏斗,人类才表现出伟大的本性。
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可以肯定地说,世上每一个正常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想拥有幸福的一生。特别是经过自己努力并获得了成功的人,更加渴望幸福。然而,生活就像万花筒,什么样的色彩都有。生活的道路不会都撒满鲜花,一旦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以后,其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在遭受意想不到的打击以后,最初的反应是强烈的,几乎是难以接受,甚至想到以死来超脱苦难。然而,经过一段时期适应以后,这种意想不到的打击带来的后果就会慢慢地被接受,痛苦与快乐的对比也开始发生变化,甚至能够恢复到意外发生以前的水平。这说明人类对痛苦的承受能力是非常巨大的,人类追求快乐的愿望永远不会停止。经过4年的漫长岁月,你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
有一个叫佛兰克的法国人,是一位心理学大师,也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折磨,九死一生,活下来完全属于侥幸。根据这些经历,他写了一本书《活出来的意义》。在这本书中,他对苦难进行了深刻、严肃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人要解除精神痛苦,就要了解生命的意义。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归纳起来有: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生命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来获得心灵的愉悦。佛兰克把肯定苦难的精神价值列为寻求生命意义的第三种途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也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人尊重。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我当然会选择平安生活,有谁愿意远离幸福?但是,我赞成佛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必含的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一旦你拥有,你将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从纯粹的人的角度看,人的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赞叹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理想的实现,因此苦难与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痛苦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朋友们,昂起你自信的头吧!痛苦不应该白受,它应该使我们成熟起来,使我们伟大,使我们高尚!让我们走出痛苦,去迎接灿烂的明天!
再次谢谢你能来到大林博客!
大林永远敞开心胸笑迎天下客~
在车上、休息、等车~
在哪里都会看看书~
也许这十几年养成的习惯已经不好再改了~
但还是保留下来了~
最近看了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尔兹写的《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
这本书写得实在是不错~
我很欣赏,也给你推荐下~
希望你有时间可以购买本看看
也就几十页的书~
书中向读者展示这样一个真理:人类的伟大正在于人类理解痛苦,知道痛苦是痛苦的;然而正因为人类理解痛苦并与之搏斗,人类才表现出伟大的本性。
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可以肯定地说,世上每一个正常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想拥有幸福的一生。特别是经过自己努力并获得了成功的人,更加渴望幸福。然而,生活就像万花筒,什么样的色彩都有。生活的道路不会都撒满鲜花,一旦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以后,其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在遭受意想不到的打击以后,最初的反应是强烈的,几乎是难以接受,甚至想到以死来超脱苦难。然而,经过一段时期适应以后,这种意想不到的打击带来的后果就会慢慢地被接受,痛苦与快乐的对比也开始发生变化,甚至能够恢复到意外发生以前的水平。这说明人类对痛苦的承受能力是非常巨大的,人类追求快乐的愿望永远不会停止。经过4年的漫长岁月,你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
有一个叫佛兰克的法国人,是一位心理学大师,也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折磨,九死一生,活下来完全属于侥幸。根据这些经历,他写了一本书《活出来的意义》。在这本书中,他对苦难进行了深刻、严肃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人要解除精神痛苦,就要了解生命的意义。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归纳起来有: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生命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来获得心灵的愉悦。佛兰克把肯定苦难的精神价值列为寻求生命意义的第三种途径。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也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人尊重。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我当然会选择平安生活,有谁愿意远离幸福?但是,我赞成佛兰克的见解,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必含的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一旦你拥有,你将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从纯粹的人的角度看,人的快感和痛感是肉体的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赞叹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理想的实现,因此苦难与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痛苦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朋友们,昂起你自信的头吧!痛苦不应该白受,它应该使我们成熟起来,使我们伟大,使我们高尚!让我们走出痛苦,去迎接灿烂的明天!
再次谢谢你能来到大林博客!
大林永远敞开心胸笑迎天下客~
前一篇:很多年前的大林关于情爱的话语
后一篇:比尔·盖茨身边的女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