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一种文字起源的说法是:字由画生,当文字正式形成以后,图画有了不同的意义。而当图画由「图」变成「图案」的时候, 它们的身上似乎又多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而那种力量叫做:
灵魂。
从石器时代的花鸟鱼虫到商周庙堂的饕餮怪兽;从春秋列国的蟠龙飞凤到两汉帝国的云气仙人。每个时代的图案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怀。它们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次的特别策划,为你讲述最美的「中国图案」。
上图方壶上的图案,除了“美”,还能让人想到别的吗?(不能)
同样美到让人窒息的封面 ↓↓↓
好了,让我们回到原本正经的画风。(……)
封面这个纹样到底是什么呢?
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二里头文化中,有一种象征王朝王权的十字图案。封面中即是该文化的十字纹方钺(yuè)。
↑↑↑
细心的旁友们已经挤眉弄眼地在上面目录的左侧看到了一个并不起眼的「专辑(上)」 。
没错,这次的特别策划分为了上下两期。为的就是把这些绝美的精粹一一展示给大家,所以,答应我,两期都要买好吗?(诚恳脸)
好了,以下是剧透时间……
羽形纹彩陶瓮,藏于河南省博物院。简单的陶瓮上并无繁杂的修饰,只有一支白羽跃然其上,极致的简约即是极致的美感。
这是一只妖娆的……灵兽。 _(:з」∠)_
丨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工艺萌生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器物上的纹样实现了统一。
上图为江苏大墩子出土的彩陶盆。↑↑↑
北宋时有一次超新星爆炸,宋人将其记录在官方史书《宋会要》中。而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同样面对这些对他们来说光怪陆离的天文现象时,既无纸张,又没有成熟的文字,怎么办呢?自然是画在陶器上。于是一颗颗时代的新星诞生了……质朴而又闪耀的八角星纹。
花卉是彩陶的主要纹样之一,以下是一些花卉纹样的展开图。
当然,新石器时代除了这些看起来hin正经的纹样,也不乏一些卖萌的。
比如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丨“拍”出来的纹饰
自人类诞生起,所有的生计便离不开水、土、火。而这三种元素之间微妙的反应又孕育出了一项伟大的实践——制陶。这些陶器上的纹样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绳索留痕。大概时常嚷嚷着“我在东北玩泥巴”的你们很容易理解这种制纹方法…… _(:з」∠)_
在制陶的过程中,“拍打”对陶器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而拍印纹饰使用时间也较长。下图为常州博物馆收藏的春秋时期的几何印文陶罐。
【以下是各种纹饰】
丨龙纹
龙,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必多说。作为最显赫的华夏图腾,它不仅是器物的图案,更是血脉的纹样。龙图腾的根源何处,龙这种形象又是如何发展,如何被用于器物之上的呢?
襄汾陶寺遗址发现的陶制朱砂彩绘蟠龙盘,蛇“龙”盘踞身体,口吐信子,似是和土地神祭祀有关联。
这是商周的龙纹形象,可以明显看到龙的爪子,增加了纹饰的复杂性。
丨鱼纹
自远古时代,鱼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龙不同的是,龙是一个信仰,而鱼,是切实的生活。
生死的轮回,后代的繁衍,图腾的崇拜,自从人类捕鱼开始,人和鱼就再也无法分割了。而鱼纹中,又寄托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这是出土于1958年宝鸡市北首岭的一个船形彩陶壶,上面的纹样像极了收网捕鱼的样子,这不得不让我们追慕先民们捕鱼时的场景。
丨蛙纹 & 鸟纹
关于
「蛙纹」和「鸟纹」,在昨天和前天的微博中都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当然,懒得翻微博的同学们,诚挚地建议你购买本期杂志。迅速拉到底部查看购买链接吧。╮(╯▽╰)╭
(对,车就是飚的这么快)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
谜一样的饕餮纹
和标志着古人无处不在的“上天梦”的云气纹
关于图案的讲述我们才刚刚开始,更多精彩内容杂志里会一一为大家呈现。
放张图压压惊……
这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大禾方鼎,也是画风清奇~
从诡谲到敦厚,商周礼器纹样风格的形成与突变又是怎样的呢?
除了以上提到的纹样以外,还有两类纹样值得一说。
丨瓦当纹
瓦当,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战国时,诸侯间兴起“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热潮,这方寸之间的瓦当,一时间大放异彩。
丨博局纹
博局,即六博棋的棋盘……好了我就说这么多,越有意思的内容咱们杂志里说的越精彩。(再次围笑~)
说了这么多,你们是否看的眼花缭乱了呢。
旁友们,能够占据连续两期的重磅策划,其精彩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别再“纹”我这期好不好看了,赶紧,买。↓↓↓
ps.在北京的小伙伴又有福利啦,和上期「长城」主题一样,凡在北京报亭零售处购买的小伙伴们都能随杂志获赠「中国美色明信片」一套哦。 (怎么算都赚啊!赶紧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