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瑞兽 王朝的镜子
标签:
瑞兽故宫紫禁城大清会典中国建筑康熙琉璃文化 |
分类: 杂志经典内容 |

紫禁城内有一群能呼风唤雨、驾驭吉凶的动物。辟邪招财、寓意吉祥,这条“放之四海”皆准的中国瑞兽的定义,在故宫内还适用吗?祈求江山永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昭示皇家威仪小小动物怎能承担起如此沉重的使命?作者从历史史料、神话学、生物学中遍寻证据,展现出故宫神兽不为人知的一面。
西华门内武英殿以东,故宫御河的一个转弯处,有座断虹桥,桥上根根望柱,每根上都蹲踞着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有的小狮子爬在大狮子头上;有些趴在大狮子身上,有些蜷缩在大狮子肚子底下俨然沉浸在一场欢嬉的聚会中。
桥有护栏板,也就是望柱下头的桥栏。断虹桥的护栏板上,雕的是腾跃在牡丹花丛中的双龙。这看似普通的一景,却又极不寻常。龙被狮子“骑”在头上,按照礼法森严的明朝规制,完全可以扣上个以下犯上的大帽子,因为只有龙才是至高无上的。
宫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帝要过断虹桥之前,太监要用黄绸子把两边桥栏板盖上。一旦露出里面的东西,太监要掉脑袋。这可就不是断虹桥,而成断魂桥了。
百兽,栖息在权力的大斗技场
这里先要说说为什么一座逾规越矩的桥会出现在故宫里。据专家考证,这座断虹桥建于元代。今日紫禁城是明朝的旧迹,这桥等于是明代建故宫时,把元代的桥给围在了里头,这样的建筑,在故宫里极少,所以一旦发现,也就显出了奇特。
上有明月,旁有高树,脚踏落叶,目数流萤,在这看似恬淡随性的中国建筑的意向美背后,却是中国建筑崇尚礼仪的建筑灵魂。皇宫、王府、官邸、民宅各有差异,大小、装饰、布局、摆设互不相同。
天子、皇帝之居所,不必说一般百姓,就是诸侯显贵也不可随意仿造,更不得逾制建造。而皇宫之内,每个建筑、每件器物,都遵从着各种典章制度的规定。
……
屋脊,神与兽的道场
该如何进入紫禁城的内心和灵魂呢?去看看太和殿吧!这座中国现有尺度最大的木构殿宇。重檐庑殿顶象征着无可比拟的至高地位。除殿顶上的一条正脊外,在两层重檐上各有四条垂脊(亦称“岔脊”),而每一条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异的10只蹲兽来装饰,且形象、次序都一模一样。
《大清会典》中有记载,关于脊兽的一切,皆有定制,不可僭越。
先说烧制脊兽所用的琉璃,就为皇家垄断。《大清会典》明文规定,非皇家特许,普通大臣和百姓禁止使用琉璃。位于紫禁城东侧太庙享殿东西配殿,东边供奉亲王,西边供奉功臣,两边房间大小完全相同,但供奉亲王的燎炉是彩色琉璃烧制的,而功臣只能享受不上色的素坯燎炉。
其次是排序,排在最前面,雷打不动的是“骑凤仙人”。其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有时与海马互换)、海马、狻猊(有时与押鱼互换)、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
中国人热爱“祥瑞”,凡有斗极明、日月光、甘露降、瑞雪、瑞雨及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等自然现象,都引为“人君有德”的明证。但是在后世君主中,不相信祥瑞的也大有人在。
以清代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为例,他们对祥瑞的态度就截然不同。雍正帝的外臣,常以景星、庆云、嘉鹤、异麦、灵芝、神芝之类禀告,而得到封赏。
康熙帝则从不许人言祯祥瑞应,至少他认为,祥瑞与人君并无直接联系。或许因为有这样的皇帝存在,故宫才透露出一丝自然与自由的气息。
(节选自《中华遗产》2012年第2期撰文/蒋蓝 摄影/李少白 供图/赵广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