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价普洱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2007-11-09 15:30:12)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人文/历史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饮料,却一度被排挤在主流茶文化之外;它是植物生命的延续,从未停止过演化的进程;它是被妖魔化的树叶,还是“能喝的古董”?普洱茶天价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天价普洱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茶农老刘的女儿跟随父亲学习祖传的制茶手艺已多年,她深谙只有爬到高大挺拔的古茶树上,才能采摘到鲜嫩的茶叶。)
 
昂贵的普洱茶
    依据茶的出产年份,五十年以上的陈年老茶即为古董普洱茶。一场曾在云南举行的普洱茶品鉴会上,来自中国内地、港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八款古董普洱茶惊喜亮相。这些普洱茶在存放七八十年后,不仅没有腐烂变质,其口感反而更加甘润醇熟。更加令人称奇的是,这十八款古董普洱茶,一款一种口味,各有其特殊魅力。
    普洱茶会随着存放时间的长短,奇怪地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口感和香氛。而这种口感上的差别又导致了普洱茶极其悬殊的价格差异。古董普洱茶的市价往往是新出茶饼的千倍以上!在2005年的拍卖市场上,曾经创下了七饼普洱茶160万元的天价。这是中国茶叶迄今能卖出的最高价格之一!看似普通的黑茶为何能卖出超过黄金的价格?
     普洱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让人困惑的谜团,难道养育它们的一方水土自有玄机?

 寻访古茶树
    普洱茶因其加工和集散地——普洱府而得名,历史上的普洱府位于今云南省普洱哈尼族自治县。这是镶嵌在连绵群山和蜿蜒流域之间的一块绿洲,云雾缭绕、四季如春,是古茶树孕育和繁衍的温床,而今这里依旧是普洱茶最主要的产区。
    在当地知名茶人太俊林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加工这些古董普洱茶的古茶树。让我们吃惊的是,这些古茶树高大挺拔,完全不是我们以往所见的茶树模样。茶农们必须要爬到树上才能采摘到鲜嫩的茶叶。
 
天价普洱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太俊林说,这些古茶树的树龄平均两千年,它们都是云南独有的大叶种茶树,即鲜叶叶片长度在十厘米以上的茶树。在太俊林看来,正是这种独特的茶树,赋予了普洱茶与众不同的气质。但“酒贵陈,茶贵新”,普洱茶为什么不仅不会因为存放而腐烂,反而会越陈越香,甚至会因为存放时间的长短,而具有复杂多变的口感呢?仅仅是因为茶种独特吗?

 独特的加工工艺
    为了解开谜底,我们再次深入位于困卢山的古茶园,意外地遇见了正在采茶的哈尼族老刘父女。老刘家世代茶农,有一手加工普洱茶的祖传手艺。他向我们展示了普洱茶加工最隐秘的环节。他说,茶农通常会在阳光弥漫整个茶园时开始采茶,这时茶菁鲜叶的含水量与香氛正当其时,最适宜采摘。
    采好的茶菁不能放置太久,背上的背篓只装一半,茶农们就会把茶叶送回家中,进行第二道工序,摊晾,也叫萎凋。摊晾开后,茶农才会返回茶园继续采摘。一往二返,采茶成了一件辛苦的体力活。
   下午时分,老刘抱来一堆柴火,准备进行最重要的步骤——杀青。我们不禁疑惑丛生,采茶、摊晾、杀青,这是所有茶类制作中必须经历的环节,普洱茶也不例外,为什么它就能衍生出那么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呢?
    原来,普洱茶的杀青不同于其他茶品之处就在于始终将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这样的低温杀青不仅能够去除鲜叶中的臭菁味,使茶叶散失部分水分以便于揉捻外,还大量保留了茶叶里的茶多酚和酶,而这恰恰是决定普洱茶品质的重要物质。

 马帮的贡献
    为什么一样的树种、一样的杀青,会有不一样的口感呢?普洱茶神奇的口味究竟从何而来?原来,在普洱茶的背后竟然还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古时普洱的茶农是将普洱茶交给马帮去异域贩运、交换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由于毛茶十分干燥,一压就碎,给马帮长途运输造成了很大困难。。后来,制茶人发现,将毛茶蒸软然后用石磨压成饼状就可以彻底解决长途运输的难题。这个古时制茶人不得已而为之的发明,如今却成为了普洱茶的标志。
    马帮到达目的地后,却惊奇地发现:这些饱经风霜的茶叶非但没有腐坏,反而褪去了原有的青涩与苦味,变得甘润醇熟起来。普洱茶圆熟厚重的口味,迅速征服了更为广大的区域。清廷钦点普洱茶为贡品,并在普洱专门设立了普洱府,统辖附近各个茶叶产区的生产和加工。那时的普洱府是五条茶马古道的起点,有茶厂数百家,财富之盛,号称滇南第一。
    茶马古道上发生的这个意外,促使一项技艺的诞生,也造就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绿茶和红茶的茶品。在过去的十年里,古董普洱茶饼的价格已经翻了至少五十倍。至于百年历史的茶饼更是处在有价无市的火爆境地。是生命终究都会消亡。让人疑惑的是,普洱茶真的会越陈越香吗?要保证普洱茶最佳的风味和效果,是不是也有一个收藏极限?这个收藏极限究竟是多少?五十年、八十年,还是越长越好?也许这才是普洱茶最后的秘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