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遗产:小品和小品时代

(2007-03-30 21:56:19)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易代是刻骨铭心的。明清易代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王朝易姓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江山易主。一眼看过去,满城都拖着或长或短的小辫。于是,人心慌了,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世界怎么会变成这样?普通老百姓倒也罢了,日子依然在原有的轨迹上继续着,不过是稍稍有点转弯;真正难以忍受的,是读书人。

真正起来抗清的,有几个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大多数,不是宰相,就是尚书,跟在后面摇旗呐喊,不食周粟的自然是读书人。能够读得起书的人家至少是小康之家,这些人家的弟子们自然品位高雅,不同寻常。从喝茶的讲究到泡妞的爱好,他们无所不精。突然有一天,一觉醒来,发现原来的生活再也无法继续了,他们原本熟悉的一切突然离他们远去了,于是,惶惑,失落,迷茫,种种消极的情绪蜂拥而至。于是,他们把以往的生活写进了一本本薄薄的小书里,是在追恋以往如烟似梦的繁华;还是叹息人生的无常——人生,是一个过程,个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

文学遗产:小品和小品时代

于是,那一时段的散文特别多,后人说,那是中国最早的美文。现代人,则把它称为明清小品。只是一点小故事,小趣味,却偏偏在斗鸡走狗间写尽人世的沧桑。后世的欣赏者,得意时欣赏它表面的玫瑰色的面纱,失意时欣赏它心底的悲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品的妙处就在这里——永远为不同的心境提供着不同的牧场。

那段时间的小品作家中,张岱和余怀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陶庵梦忆》——忆的内容却非常琐碎,从正月的元宵到七月的河灯,从煮茶的泉水到赏兰的嗜好,间或也会写写书本的厄运,微微露出时代变换给读书人带来的创伤。

文学遗产:小品和小品时代

张岱本非文学家,他在生前为自己写的《自序墓志铭》中,不过把文学当作客串而已。只是生活的变幻——正如鲁迅所言,有谁从小康堕入贫困的悲哀——造就了张岱,在文学史上,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小品繁盛的时代,总是繁华落尽尽凋零的年代,小品作家的人生,总是经历过世事变换却依旧豁达的人生。今天,我们的生活已渐趋平静,平静到很少有人会体味出生活中的种种情绪,于是,小品渐渐离我们远去,今天,写下这篇短文,算是对小品美文的纪念。

(文/吉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