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寂寞的小村

(2007-03-16 16:59:37)

滇藏线,川藏线,大河源头线,是早已为人耳熟能详的探险旅游线路,其实,真正关注自然和文化的我们不一定非要走进深山,不一定非要探祖寻源,美景往往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只是,正如罗丹早已预言过的那样:世间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曾经去过皖南的一个不知名的村庄,当地的建筑依然是地道的皖南特色,青瓦白墙,进门一个大堂屋,有门无窗;四面几间小屋,却异想天开的挖开了天窗。盛夏的夜晚,躺在清凉的竹床上仰望星空,视力所及的四角的深蓝夜空里,稀稀朗朗的小星星偶尔冲你调皮的眨眨眼,这时,你总会想到顾城的那首诗:我看你时,觉得你很远,我看天时,觉得天很近……近的是似乎触手可及的天空,远的是其实只要十分钟路程的通往村口的小道。

当地人一直把“进城”的道路看得很神圣,如果出一个大学生,简直就是全村人至高无上的荣耀,一张薄薄的户口迁移证抵得上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进村,如果问路,当地人会拐弯抹角用极蹩脚的普通话告诉你,“某某人家的孩子在哪里哪里读书……”按当地的方言,“书”和“圩”同音,而圩,在当地话里,正是市场的别称,或许,在他们的眼睛里,读书,是通向繁华世界的唯一通道。

那村庄坐落在大山脚下,身后的大山,有个很气派的名字:阎公山。山下祖祖辈辈的村民从没有考究过山上的“阎公”是何许人也,只知道那是一座柴山,山上的松枝似乎永远捡拾不完。偶尔,他们也会去爬山,碰到县上来的旅游者,他们就会变得无比自豪,“你们爬不上去的……”山不是太高,却很险,似乎是直上直下,如同当地人追求的生活的道路:种田,读书,进城……也会有人家的孩子出去打工,运气好的也会有不菲的收入,老人们面子上也很赞许,心里却总有一种无法说出的遗憾,“好好的孩子,怎么不读书呢……”或许,这也是徽商传统一直的延续——诗礼传家。

大山顶上有一块石碑,早已被时光磨平了印记,只有“余大猷”三个字隐约可见。明末名将余大猷与这个小村庄的联系已经无从考证,当地人对这方面的故事也无从讲起,或许,一切可以长存的事物总是寂寞的,如同小山脚下这个寂寞的村庄。

 

 

寂寞的小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