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世界足球的故乡。足球,在我国古代史籍上叫做蹴鞠或蹋鞠。“蹴”、“蹋”均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


说起蹴鞠,人们就会想起《水浒传》中的高俅,带给人的是一种无聊、没落的感觉,在常见的古代小说笔记中涉及到的蹴鞠,似乎难以引起现代人的兴趣。这种认识,最早恐怕还是来源于高俅带给人们的印象。早期的蹴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杂耍式的游艺称为“白打”;另一则是在专门的球场进行的对抗性的比赛。中国讲究“道”,讲究“和”,讲究“中庸”,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人们推崇以德服人的“王道”,鄙弃逞力倚势、强加于人的“霸道”;“崇文”也远远超过“尚武”。那么,蹴鞠从对抗性竞技,完全被表演性竞技所取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而今,蹴鞠在中国消亡了,而滥觞于蹴鞠的现代足球正风靡世界。
文章引用自:中华遗产杂志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