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遗产杂志
中华遗产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9
  • 关注人气:98,1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北京人"

(2006-04-13 12:58:11)
   寻访"北京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友人来京游玩.我建议她先去故宫,然后去登长城,游圆明园和颐和园……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友人谢绝了我的建议,提出想去拜访世界文化遗产地北京人遗址和董家林燕都遗址,他觉得那才是北京最有价值,最值得北京人骄傲的地方……

    我们驱车首先来到北京人遗址.在博物馆里,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观看了从北京猿人遗址中发掘出来的遗物和遗物说明。看着那些丰富的实物和图片,起初我们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透过这些资料去解读那段古老而悠远的历史,如何从那些粗糙的打制石器中去追溯那个久远的动人传说。但是在老师的细心解说下,我们明白了就是这些东西证明了人类祖先顽强生存的原始状态,就是这些并不起眼的石器、石片打造了人类自身,开辟了人类世界。
 
寻访"北京人"
       
         (图注:1936年猿人洞发掘现场)
  
  带着对山顶洞人的遐想,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我们来到了猿人洞。在那儿,我看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地,原来只是横亘在一面凸凹不平的土壁上。我想,这或许可称为伟大的发现吧。突然间,心中腾升起对老一辈考古学家的敬佩之情,惊叹于他们为了找寻人类文明,追溯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渊源,不辞辛劳、跋山涉水的精神,同时,也引起了我对那块头盖骨命运的关注。据说,早在日本侵华的时候,头盖骨就遗落了,至今也不知其去向。凝视着那块标有“北京猿人第一块头盖骨发现地”字样的小牌子,我思考了许久许久。既想到了悠久的中国古文明,也想到了侵略者的铁骑恣意践踏祖国山河的惨状。我也仿佛听到了贾兰坡先生深情呼唤北京猿人头盖骨归来的声音。而今,逝者已矣,我们生者又将该如何继承先辈未竟的事业呢?

   穿过原始文明记忆的长廊,我们驱车来到了董家林燕都遗址,开始沿着历史残留的点点痕迹找寻另一种时代的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商代古城墙遗址。手摸着那历经沧桑的层层夯土,思绪纷飞,让我想起了残暴凶狠的奴隶主役使奴隶们为其修筑城池的情景,也想起了那个兵戎相见、诸侯争霸的动乱时代。循着讲解员的声音,我又观看了遗址里发掘出的遗物,才知道这里曾经是华夏民族文明发展的源头之一。看着那一把把已生铜锈的戈和剑,我仿佛听到了城外万马嘶杀、旌旗摇动的悲壮的声音。我知道,在这地下安息了几千年的人们,他们走过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历程,经历了文明之间的必然整合与冲突,为书写那个时代的辉煌付出了无数生命与鲜血的代价……

   从北京人遗址到燕都遗址,我们透视了二种不同的但又有传承关系的文明。然而,过去的历史,已被定格成遗迹与墓碑。逝去的岁月,已被时间沉淀成人类共同的财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可阻挡。那么,置身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我们,面队这些古老的历史文明见证,我们又将该如何塑造我们现代的文明呢?这也许是此次溯古之行留给我们最值得深思的问题吧!
 
            (撰文/飞龙)

文章引用自:中华遗产杂志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