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心中最具魅力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泰山

(2006-03-23 13:01:06)

我心中最具魅力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境内,景区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泰山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它融自然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 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泰山是一座神山。早在远古时期,泰山就因其高大被视作“天”的象征。传说无怀氏、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曾到泰山封禅(在泰山极顶作坛祭天为封,在泰山前的小山上祭地为禅),以表达对天神佑护的谢意。自秦以降,历史记载又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12位皇帝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泰山就像一座超乎人力的天然神坛,“气通帝座”、“镇坤维而不摇”,使历代帝王借泰山的神威巩固了他们的统治,而泰山也在帝王的礼敬中极大地提高了地位,使国内其他名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了。受帝王封禅的影响,泰山产生了众多的神祗。其中最著名的是碧霞元君,她成为中国北方被民众普遍信仰的女神。

 

我心中最具魅力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泰山

 

    泰山是一座圣山。在帝王封禅的同时,泰山也正以它博大的胸怀陶冶着真正的人文精神。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思想家、政治家就曾直接受到过泰山的巨大影响。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就是两千年前中国圣贤们决心“以天下为己任”,站在泰山般的高度上观察社会与人生,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政治宣言。孔子一生曾多次游历泰山,泰山上到处都留下了他的遗迹,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参、孟子、柳下惠等都曾与泰山有着种种关联。北宋初年,范仲淹的门生孙复、石介、胡瑗等在泰山创办书院,探讨儒学要义,弘扬圣人学说,为泰山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波及到了山东周围的广大地区。

 

我心中最具魅力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泰山

 

泰山是一座中华民族精神之山。自古以来,泰山以其高大、厚重、尊严、进取、向上的形象和它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启示、激励着中华民族去完善自我品格,实现自身价值。早在战国时期,鲁国人民在一次征战凯旋后,唱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咏颂山的歌“泰山岩岩,鲁邦所瞻,”他们歌颂泰山,不再是因为山能通神,而是借泰山的高大雄伟来歌颂像泰山般坚强的英雄。泰山在人们的心中已开始具备了它应有的形象,而人在泰山的启示下也逐渐地增强了人所应有的主体意识。西汉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同样以泰山为标准,来衡量人的社会、伦理和道德价值,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千百年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未沉沦过,正是有着心系“泰山”的无数中华儿女为社会的进步而前仆后继,血染丹青,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泰山造就了一代伟人,而他们的思想又积淀在泰山,丰富了泰山文化,使它在众多名山中地位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高大了。伟人的思想闪现着泰山的灵光,泰山又折射出优秀民族文化的璀璨光芒,这也是中国其他山岳所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我心中最具魅力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泰山

 

泰山形成于28亿年前的太古代,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植被葱郁,地质结构多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它“一山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兼南北风景之长”的景貌特点。

 

泰山风景区内有东溪、中溪、西溪、天津河、天烛峪、桃花峪6条大溪谷,分别向6个方向辐射,把泰山自然划分分为幽、旷、奥、秀、妙、丽六大景区。这既是天成,又有数千年来无数劳动者的构筑,代表了泰山神秀的精髓,是泰山在中国古老文化中形成“天、地、人合一”的高度和谐集中表现。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多从中路缘石级而上,因此中路被称作“登天景区”,也被称作“幽区”。登天景区因帝王封禅、宗教活动、文人览胜的需求而建设,故人文景观众多;而泰山之阳的山麓部分,由于古人活动甚多,人文景观极为丰富,亦是游览的好去处,人称“丽区”。与西溪基本平行的西路,人称“旷区”,此处丛峦叠嶂、谷深水长,是泰山自然景色最佳处。从泰山东北麓的天烛峪,经后石坞登顶,山姿多变,奇石林立,松林似海,有“奥区”之称;从西北麓桃花峪进山,沿彩石溪东行至岱顶,沿路山水相依,素有泰山小江南之称,是为“秀区”;岱顶日观峰、月观峰、丈人峰、象鼻峰林立,碧霞祠、玉皇庙、瞻鲁台等景观众多,放眼远望,群山、河流、原野、城市尽收眼底,是为泰山“妙区”。

 

泰山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6处、楼台亭坊等单体建筑近百处、历代石刻1800余处,有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秦代刻石“李斯碑”、我国最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岱庙、岱顶古建筑群碧霞祠,堪称“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金刚经摩崖石刻,以及唐摩崖、清摩崖……无一不被人们珍视。

 

 

(编辑:杨飞龙)

文章引用自:中国世界遗产年鉴,中华遗产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