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最新遗产咨讯 |
文化部2006年2月7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将于本月1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包括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蒙古族长调民歌、少林功夫、侗族大歌等200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此向观众全面展示。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充沛的创造力,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实物将盛装登场,如唐宋古琴、大型云锦织机、高山族木雕、江永女书、水族水书、贝叶经等,每一件都可令观众瞩目。观众还可在现场看见《二泉映月》原声采录设备及亲听“瞎子阿炳”1956年亲自演奏的《二泉映月》原声。同时,许多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将为观众现场表演制瓷、染织、刺绣、泥塑、剪纸、提线木偶等项目。
后一篇:文化遗产的管理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