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上市故事

(2006-08-26 10:40:44)
分类: 财迷心窍
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上市故事
http://www.cb.com.cn/News/images/yaowentoutiao/hong2.gif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温秀 2006-8-28 21:31:26
http://www.cb.com.cn/News/images/yaowentoutiao/hong2.gif
  与国际资本市场监管标准接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不光是会计科目的转变,实际上是管理行为的转变。一个账目的转变就能把几十亿盈利变成几十亿的亏损。
  中行的庆典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地体现着两大特色:中国气质、国际视野。在6月庆祝H股首次发行成功的晚宴上,中行外籍员工就曾和本土员工同唱“红军不怕远征难”。
  “如果国家要选择一家银行作(综合经营)试点的话,我认为中国银行的条件最好,最充分。”回首来时路,谈及未来,中行行长李礼辉充满了自信。
股票热卖背后
  “差不多每六个香港人就有一个认购了中行的股票,许多一般不参与香港上市公开发行的香港居民也买了一两千股。其他投资人更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作为中行上市的承销商,瑞士银行执行董事、中国股票资本市场主管朱俊伟告诉记者,中行H股发行当天可谓盛况空前,H股市场还从来没有哪家公司可以一下子吸引近百万人争相认购。
  “中行也受益于交行(3328.HK)和建行(0939.HK)成功上市的示范效应。它们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很好,给我们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得我们能够顺势而上。” 李礼辉坦陈。
  回顾中行良好的后市表现,朱俊伟表示,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中国银行的品牌效应,在海外投资者和港人心中,中国银行几乎就是一块代表中国主权的金字招牌。二是因为在海外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中,持有的中国银行股比例过小,而银行股作为重要的投资组合内容,他们无法回避。
涅磐之路
  2003年底,中行和建行同时获得中央政府的外汇注资,成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第一批股份制改造试点。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成为第一家完成整体改制的国有商业银行。
  其后是一系列艰难的公司治理结构之变。
  “与国际资本市场监管标准接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不光是会计科目的转变,实际上是管理行为的转变。一个账目的转变就能把几十亿盈利变成几十亿的亏损。我们有些管理人员因为不能接受,甚至提出辞职。”中行行长助理朱民对记者回忆。
  此后,中行开始了一波三折的引资过程。中行与RBS(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合作最终尘埃落定之时,也恰是国有银行“贱卖论”铺天盖地的时候;另一方面,RBS的股东也牢骚满腹。朱民曾透露,中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谈判的最后阶段,由于信息走露,两个星期内,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总市值就损失了140亿美元,而RBS总共才对中行投资了31亿美元。迫于压力,苏格兰皇家银行只得把美林及香港富豪李嘉诚拉入投资阵营以共担风险,组成财团购入中国银行10%股权。
  最终,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首的财团、亚洲金融开发公司(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下属公司)、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与中国银行签署最终投资协议,以每股人民币1.18元的价格,分别购入中国银行10%、5%、1.6%和0.24%的股份。其中亚洲金融公司又在中行IPO(首次发行)时增持,认购5亿美元,使其持股比例上升到4.879%。
沙特王子的 “中国花旗”争夺战
  在中行的投资人当中,有一位人称中东股神的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他同时也是瑞银的重要客户。其理念是在各国寻找关键行业里的标杆企业长期持有,并不断增持。这次他想要中国银行,在他看来,中国银行就是中国银行业的“花旗”。
  阿尔瓦利德不仅是花旗银行最大的个人股东,同时他还持有苹果电脑5%的股份,持有世纪酒店22%的股份,也是福特汽车的股东之一。
  “一方面,他是一个高质量的长期投资者,另一方面,他还可以帮助中行在中东拓展业务。”但由于配售额有限,承销商们竞争激烈,瑞银只得趁着高盛亚洲投行部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马勤去纽约中央公园跑步的空当,见缝插针地从中行那里为王子基金争取到更多的配售权。
  事实上,中行的投资者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对冲基金。一位资深投资人士表示,现在对冲基金在全球股市有庞大的资金运作,想要避开他们是不太可能的。而据他所知,对冲基金有时也会充当长期持有人。该人士告诉记者,有几家对冲基金在中银香港上市时就作了可观的投资,而且一直持有了多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