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巴西桑巴舞(组图)

标签:
杂谈旅行谈天说地生活休闲文化职场感悟随笔巴西 |
伊瓜苏看桑巴舞
——走马观花巴阿秘系列之六
斯 雄
22日上午,从里约经停圣保罗,下午飞抵巴西南部边境城市伊瓜苏(Foz do Iguaçu)。
一下飞机,感觉有点异样:在圣保罗和里约6天,天天穿短袖T恤,温度和湿度一直让人感觉很适中,没见过一只苍蝇和蚊子;一抵伊瓜苏,马上就感到潮湿闷热,苍蝇和蚊子也在身边飞舞。
晚饭前还有点时间,我们先来到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这里是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的交界处,巴西这边有界碑,对岸巴拉圭、阿根廷的界碑也都隐约可见。河口交汇处的水面上,建有三国议事厅。
伊瓜苏的葡文意为“流水声很大”,在印第安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全市面积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苏国家公园占20%,伊泰普湖占30%;年平均温度27.7°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湿度80%——这么众多的河流湖泊,这么丰沛的降雨,这么茂密的森林,那潮湿的感觉,有点像是到了夏天的广东。我们抵达的当天,气温高达33°C。
伊瓜苏市是巴西第二大旅游中心,年均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旅游业。伊瓜苏市约有3000名华侨华人,其中大多数在位于巴拉圭一侧的东方市经商,居住在伊市。伊市距东方市仅6.5公里,每年巴西约有600万人次前往东方市购物。
入住的宾馆,建在几乎可称得上原始森林里,四周全是茂密且行人无法进入的森林。宾馆面积很大,除有高尔夫球场外,还有一个足球场,以及网球场、排球场、钓鱼区等。我们住的别墅区,很开阔,出门就是草地,又安静,几乎见不到人,听到的不是鸟鸣,就是虫叫——这才真正是花园式宾馆。
晚上安排在一大众剧场看桑巴舞表演(SAMBA SHOW)。
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16世纪传到巴西,在吸收了葡萄牙和印第安人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之后,演变成巴西的桑巴舞。19世纪末,巴西成立共和国,狂欢节的形式和内容有了较大变化,桑巴舞逐渐成为节日的主角,现在已成巴西狂欢节的代名词。桑巴舞和狂欢节以热辣、奔放享誉全球,已被联合国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跳桑巴舞,对巴西人来说,既是一种技巧和艺术,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在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两市每年都举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桑巴舞表演。民间自发的表演,更是随时随处可见。
桑巴舞是巴西音乐的集大成者,其舞蹈紧张、热烈、欢乐、活泼,舞蹈者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抖动,特别讲究胯和臀部的扭动。桑巴女郎的穿著相当暴露,几近三点式泳装。表演中,桑巴女郎常常背对着观众,疯狂地扭动胯和臀部,每每这种时候,总能引来台下此起彼伏的惊叫声和掌声。
演出中,还有互动节目,请观众上台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客人扭动胯和臀部,当然还有许多亲昵和挑逗的搞笑动作。当天的观众中,有来自阿根廷、智利、秘鲁、巴拉圭、哥伦比亚等近10个南美国家的游客,南美洲之外的,就只有我们这一拨中国游客。主持人先介绍游客来自的国家,并分别演唱一首游客国家的歌曲,中国歌曲是用不标准的汉语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期间,主持人多次中英文夹杂地高喊:“CHINA,THANK YOU,谢谢!”
到互动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客人都很踊跃,有丈夫鼓励妻子上的,也有妻子推荐丈夫上的,还有小朋友主动上去的,场面热闹和轻松。有一南美女游客上去后,男主持与她表演托起和空中旋转,结果女游客的鞋子被甩出一丈多远,引来一阵欢快的惊叫。
面对火辣的著装,以及疯狂扭动的臀部,虽有主持人热情的邀请,我们不敢上台。毕竟文化有异,而且要快速地扭动胯和臀部,缺少应有熏陶和训练,远非我们所能。(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