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在泉州
斯 雄 文/图
斯 雄 文/图
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的开元寺,香火很旺。匾额四字为“桑莲法界” 2006年4月23日摄
我对泉州,素有几分景仰。
泉州,古称“刺桐”,是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其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发展于唐朝。至宋元,刺桐港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已然成为世界性经济文化中心,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至明清,因闭关锁国,逐渐衰落。
我耳闻并崇敬泉州,主要于此:鼎盛时期,东西方各色人等汇聚于此,各种宗教自由发展,和谐相处。此行有幸亲历,计有佛教之开元寺、道教之老君岩、伊斯兰教之清净寺及少见而国内仅存之摩尼教遗址等。
意外安排参观施琅纪念馆,并告央视刚在黄金时段播放电视剧《施琅大将军》,引起轰动与争议。以施琅初为郑芝龙(郑成功之父)部将,反清复明,却二次降清,与吴三桂无异,指为“贰臣”,早有定论。
今仅从政治需要,放大其收复台湾功绩,置民族气节于不顾,企图翻案,有悖道德伦常,贪功利而实愚钝,为天下笑。如此还谈何八荣八耻?!鄙人将辟专文述及。
大雄宝殿殿后廊的两根婆罗门教青石柱上刻着
印度、锡兰等地流传的神话故事 2006年4月
23日摄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
始建于伊斯兰历400年(公元1009年),仿
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建筑形式
建造,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
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
友好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泉州海外交
流重要史迹之一 2006年4月23日摄
2001年10月1日,设于晋江龙湖镇衙口村施氏大宗祠的施琅纪念馆开馆。简介说:施琅(1621-1697)初为郑芝龙部将,后因事失和,归顺清廷,由同安副将、同安总兵擢为福建水师提督。郑成功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后,郑氏政权据守台湾,与基本统一全国的清王朝对抗。施琅为收复台湾,结束国家长期分裂局面,再三请缨,于1683年率水师攻克澎湖,迫使郑氏政权投降 2006年4月24日摄
施琅石雕像,据称系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
立,建馆时移置至此 2006年4月24日摄
前一篇:寻访妈祖祖庙(图)
后一篇:风雨厦门之一:模糊的金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