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道人生无再少?

(2023-05-18 15:01:33)
标签:

杂谈

——距八旬尚有一年,再读苏轼

谁道人生无再少?

   我与几百年前的苏轼可心有灵犀。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给过我很多人生启示。现在我八旬在即。再读他的另一首诗《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依然很有启发。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写的诗。苏轼已经46岁了,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颇与我相似。一生有无数想做做不到或做不了的事,充满遗憾。

在同前往城外的清泉寺游玩时,看着寺中自东向西流的怪异溪水,他豁然开朗:一句话警示了自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此前的颓丧情绪,一扫而尽。返回黄州后,他积极工作,一年以后,便收到调令,重返朝廷。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苏轼这般幡然醒悟的时刻。我是比苏轼晚了几代的人,此时却与几百年前苏轼有共同的感受。只是说到付诸行动,就立马失落地摇摇头,“太晚了”“来不及了”。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一条训言就说:“一般觉得自己已经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人生,从来不惧努力太迟,哪怕八旬高龄的人。

与其在一次次醒悟与懊悔中来回折磨自己,不如立马行动起来。

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晚。

  八旬,很迟,苏轼看来却并不晚。“流水尚能西”,何况人乎!我并不想“返回”,只想有多少劲,使多少劲,让人生不至于空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