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坚持读经典给我的启示

我的老父亲已是近93岁的高龄老人了。但他自离休之后,一天也没有停止读书。在他的书桌上,摆满了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经常是放下一本,又拿起另一本,真是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他最常读的是中外的经典名著,他英文水平好,阅读英文原著是他的一种读书方式。最近,他正在读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在他的书架上看到过,说明他现在是在老书重读了。
最让我奇怪的是,父亲在读完英文原作之后,竟让我去帮他再买一本最新中文版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我感到不解:既然能读原著,为什么还要读翻译过来的中文小说呢?父亲回答我;“我想中英文对照着读。现在的中文小说,都是新译本,与原来的译制本有了很大的区别。新旧对比,能读出新的感受。”网购的新书送到之后,父亲立即捧在手里,读的那么专注,那么认真,令我感动。但心中仍有疑惑——虽说是经典,毕竟已反复读过,为什么还要中英文对照着反复阅读呢?
我打开了中文片版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正文前面有一篇导读的文章,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感谢自然的馈赠,但我们也要懂得,一些东西的获得是要靠我们的努力才能做到的,比如充满智慧的头脑与丰富的人生。一个人要真想学有所长、学有所得,不仅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还要有一种持续勤奋的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地不断丰富与成长
,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和价值”。
这可能就是父亲勤奋读书的根源和动力。老有所学,不仅仅有要读和学的欲望,更重要的还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勤奋的“蜜蜂”,学会用自己创造的方式把书,特别是经典,读懂,读深,读通,才能让自己的后半生变得丰富充实,活出不一样的意义。
我知道自己今后该如何读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