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足球,那19座坟茔

(2013-12-18 17:56:21)
标签:

体育

《足球,那19座坟茔》

1218 “棋从断处生”专栏

半宿没睡,广州恒大0:3输给拜仁了。

耳有所闻,上海申花要离开上海滩了?

作为一个曾经生活在上海市卢湾区重庆南路1853室的居民真有点想不通。上海滩,冒险家的乐园,怎么职业足球熬到今天就……。

想到不久前参加的“问道足球职业化”论坛,看到了一组数据:“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始于1994年,至今只有19年的历史。但在这19年中,恰好有19家俱乐部从中国足坛消失”。统计这19家俱乐部的数据还算是客气的,只是说到了甲A和中超的职业俱乐部,还没聊甲B、中甲和乙级队呢。

大型文学月刊《十月》这几天在搞35周年纪念活动,许多影响过我们青春的作品又被重新提起。尤其是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和李存葆的《山中,那19座坟茔》,那是让我们穷学生泪流满面的年代作品。

今天再回想消失的19家足球俱乐部,《足球,那19座坟茔》就成标题了。

当我们细细琢磨这19家俱乐部退出的原因时,除了八一队是因为体制问题而不适应职业化的发展离去以外,其他俱乐部的退出都和“资金链”有直接关系。足球职业化发展20年来,大多数俱乐部的经济状况都是在流着血奔跑。但如果他们的造血功能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时候,就会有血流尽的那一天,奄奄一息,英年早逝。

中国足球职业化20年来的发展进程,也是一部血泪进程。常常会有人因为职业化球员水平的下降,青少年培训体系的坍塌而怪罪“伪职业化”,这其实也有一定道理。

在一次出差的旅途当中,遇到前中国足球学校校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副主席的王均先生,他很含蓄的讲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的步子问题。尤其是讲到足球职业化初期,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总想着职业化一步到位,把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的建立都放到职业俱乐部去。因此各地砍掉业余体校的足球班,砍掉几十年建立完善的高水平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但是,许多“职业俱乐部”连养活一线球队的投入都困难,怎么可能再拿出资金去抓青少年。

在“问道足球职业化”论坛结束时,主持人刘建宏同学让每人来段结束语。我这在职业足球圈内外折腾过的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感受,立马汇成一席掏心窝子话:“搞职业足球必须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资金链,否则您有再好的管理体系,再有有魄力、魅力、洞察力的领导者关心,没钱?那也是瞎掰”。

所以说,我是特别理解上海申花卷起铺盖卷,打起背包就出发的战略转移。为了俱乐部的生存,为了申花这支职业足球血脉能注入活下去的血液,背井离乡,奔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云南,奠基“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的昆明。

如果不是为了坚持下去,谁愿意离开上海滩?谁愿意离开冒险家的乐园?

为了不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那“第20座坟茔”,上海申花,可以走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