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奥运收藏——祥云套
(2009-11-12 10:31:42)
标签:
杂谈 |
再说奥运收藏——祥云套
《东方体育日报》 “棋从断处生”专栏
前几天读到一条新闻,写得有鼻子有眼有大嘴,挺糊弄人。愣说是有“奥运收藏家要拍卖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各国运动员用剩下的五千只专用避孕套”。
原本对此事没太当回事。可后来在新浪微博读到了特著名的洪晃女士的思考,并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帮我算一下:新闻说,奥运期间免费放在运动员房间里的十万避孕套还剩五千个,我查了一下,据说来了8000+运动员,就算8000吧。那说明这些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做爱平均每人多少次哪?”
洪女士的思考太直接了,对这类忽悠新闻的想法直给到了男欢女爱。当然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就有让运动员舒服、快乐的内涵。但我觉得作为了解内情的当事人,这事还要说两句,哪怕人家骂咱流氓,也得把这个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参与奥林匹克的工作,年头长了。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国手进军奥运会,海鸥飞往洛杉矶”,到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市场开发工作,一直是以挣钱为主。唯一做的一项公益事业,就是参与策划了向北京奥组委捐赠十万支安全套的工作。就为这事,后来还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颁发的奖状。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我这种好写个专栏,弄个评论的同志,居然觉悟很高的在《体坛周报》弄了篇儿“迎奥运,防艾滋”的专栏。后来回味,真是特英明。当时就提出了一个思考: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已经达到了六十六家,居然就没有一家是生产“计划生育用品”的企业。并强调:提供计划生育用品,并非是要号召“少生孩子多种树”,或是呼唤“妈妈只生一个好”等深入人心的口号。而最重要的目的,是要防止奥运会期间的艾滋病毒携带者来沾花惹草,传播相关病毒。
这篇专栏一见报,居然就被武汉的一家叫杰士邦的厂家看到了。于是他们来北京,约了道云南菜饭局,并介绍“杰士邦安全套”的名字,就是根据007电影里那位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而起的,比较阳刚!特别希望能赞助北京奥运会。
于是话语投机,酒过三巡,准备材料,一周后往奥组委捐赠处一递,迎来一片欢喜!杰士邦安全套——北京奥运会捐赠商。
以致后来在奥运村中大肆摆放了十万只安全套,但聪明的武汉杰士邦人民,愣是把奥运元素的祥云图案印在了包装盒上,被世界各国选手称之为“祥云套”。虽未必都被使用,但却大量收藏。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只祥云套就炒到了二百元,是有点贵。
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拿此事说事儿搞的以“安全行为!遏制艾滋”为主题的北京奥运会艾滋病宣传活动日,以及后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共同为北京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和赛会服务人员提供艾滋病知识、十万只用英、法、中三种语言印刷的“祥云套”和反歧视信息等,确实收到运动员和赛会服务人员的一片微笑。
而这次炒作奥运收藏家要拍卖五千只剩余避孕套一事,不见得是什么坏事。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准备了八万只安全套,根本满足不了奥林匹克成员国的需求。雅典奥运会又准备了十三万只,仍然不够用,看来这种捐赠的公益活动还要继续发扬。